房國東:新征程上我不是旁觀者——學習二十大報告有感
更新時間:2022-12-09 關注:185
已逾古稀之年,本該是波瀾不驚的心態,可是,二十大的勝利召開,卻讓我激動不已。
今天,在通過“騰訊會議”收聽了省作協會員培訓班高原麗同志關于《二十大精神專題輔導》課程后,又產生了一陳心跡的沖動。
退休后,離開主流社會工作崗位近二十年了,目睹了十八大以來國家發生的巨大變化,對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做出的奮斗,取得的輝煌成就,我是積極擁護,高度贊賞。中央宣布要召開二十大時,我就熱切地企盼。二十大召開時,我就每天盯著電視,聽報告。二十大的召開,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是為國家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確定了大政方針,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梢哉f,新征程的號角再次吹響,關鍵看下一步,我們全黨全民如何來落實了。
特別是二十大后,相關部門組織了一系列的學習報告,包括這次省作協組織的線上學習輔導,讓我更加深了對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切為了人民,是每個中共黨員的行動宗旨;謳歌時代,謳歌人民,是每一個作家的神圣使命。我做為一名退休多年的老黨員,在新征程上我不是旁觀者,我應該為民族復興的偉業繼續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正是在這種感情和責任的驅動下,做為一個作家,退休后,我一直盡著自己的責任。
我做為新中國同齡人,沐浴過共和國溫暖的陽光,也經歷過共和國成長歷程中的風風雨雨,是共和國成長的奉獻者,也是見證者。退休后,回首大半生,有了太多的人生感悟。我想,我一生的感悟,應該是一筆精神和思想財富,應該回饋給社會。于是,連續伏案,殫精瀝血,寫了一部留給后人的“家書”《心田留與子孫耕》,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定位為“當代傳世家訓”,予以出版。
2017年5月7日,在北京以“弘揚家庭文化 傳承民族血脈”為主題舉辦的《心田留與子孫耕》研討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心田留與子孫耕》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內容精粹,是一部砥礪青少年成長成才的優秀教育讀物。特別是國務院參事忽培元同志在《心田留與子孫耕》研討會上說:“我們應該先講正確的話,再講精彩的話。我認為《心田留與子孫耕》里講得很正確,其中更不乏精彩!嚴格說,這既是一個大散文,也是一個大傳記,是一個人從心靈里流淌出來的充滿鈣質和維生素的一種能養人的書,能育人的書,是一部人生教科書!”
同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由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促進會等部門組織的“第三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上,《心田留與子孫耕》被評為中國傳承傳統文化優秀成果金獎。2017年末,家鄉齊齊哈爾市在第三屆文藝獎評中,授予我“文藝突出貢獻獎”。
2018年4月,齊齊哈爾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通過正式文件形式,把《心田留與子孫耕》作為關心青少年成長勵志讀本,向全市七區九縣推薦,希望這部書能走進千家萬戶……
2018年5月,在文化部中國文化進萬家工作委員會等部門主辦的踐行中國夢全國優秀文藝作品征評活動頒獎典禮上,《心田留與子孫耕》榮獲一等獎。
2018年孟春,已是89歲高齡,曾榮獲中央宣傳部授予“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獎章、國防大學授予“優秀導師”獎牌、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兩次授予“先進個人”表彰的井岡山革命老前輩、黨史專家毛秉華先生,看了我的書,為我題寫了“《心田留與子孫耕》是關心下一代教學的珍品”的贈言。
《父母課堂》的編輯在給我的信中說:“這些雋永如流水一般的文字,無時無刻不向我們昭示著人生智慧。我相信它會像燈塔一樣為許多年輕人指明人生的方向?!?
龍江縣前宣傳部長趙鐵勝先生在《鶴城晚報》撰文:“房國東同志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寫出最痛徹的人生體驗——《心田留與子孫耕》,用這部豐厚的精神財富養育連綿的子孫,實在是難能可貴。作者雖然是寫給自己孫兒‘一個人看的’家訓,但依我看,它有普遍的借鑒意義,它是部閃爍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光芒的新作,是關心下一代最現實的一部教科書。”
2020年12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上,憑借《心田留與子孫耕》的良好社會影響力,本人又被授予“杰出文化傳承人”和“國學應用突出貢獻獎”。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如果《心田留與子孫耕》可以作為家庭教育的有益讀本造福千家萬戶,那將是我響應習近平主席關于關心下一代、注重家庭建設偉大號召的有力踐行。
由此,我也有了有意義的晚年生活。曾受邀在《鶴城晚報》創刊三十周年系列活動中,就“家風家訓”課題,用半年時間,到一些中小學做義務講座;曾受聘齊齊哈爾外國語學校在“周五家長課堂”組織了46期家長培訓班。當齊齊哈爾市、肇東市、安達市、通河縣、湯原縣,和遠在內蒙、遼寧等地的有些學校、單位約我去做“家庭教育”講座時,我不顧勞頓,趕過去做義務宣講。
特別是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受遼寧省盤錦市《心田留與子孫耕》熱心讀者們的邀請,趕赴盤錦市參與做家庭教育。半年多時間里,我曾十幾次深入盤錦市盤山縣沙嶺村、雙橋村、孟家村、雙臺子區常家村,走進村民種花大棚,坐在農民的炕頭上宣講家庭教育。受邀為盤錦市興隆臺區婦聯家長微信群,就家庭教育、人生管理等話題,連續作了18次線上授課······
《心田留與子孫耕》一書也同時走進了沙嶺村600多戶農家,在村里掀起一股讀書風。2022年初,我受邀走進盤錦市交通文藝廣播電臺現場直播。盤錦市交通文藝廣播電臺歷時半年,由60多位讀者在電臺的讀書節目里,朗讀了《心田留與子孫耕》全書······
受二十大精神鼓舞,我仍堅持不做新征程上的旁觀者。近期,由于一時的疫情原因,居家抗疫。我又敲起了鍵盤,字斟句酌,完善了一部以反映抗美援朝老兵事跡為主題的電影文學劇本《鐵血人生》;主編完成了一部20多萬字的《家庭教育參考資料》;結合自己讀書思考寫了一部《妙答人生百問》的系列文稿;還整理了《熒光片羽》《歲月留痕》兩部文集書稿和20多萬字的讀者對《心田留與子孫耕》的讀后感言······
老伴規勸我,這么大年紀了,別再點燈熬油,耗費心神了。是啊,這把年紀,已經視名利為浮云。只因為自己是一名黨員,要盡到自己的一點心力。也許,這些作品在我生前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問世,但我自信,它們都是我血管里流淌出來的血,充滿正能量,總有一天會造福社會。作品成功與否是另一回事,關鍵是,當新征程的號角再次吹響的時候,做為一名黨員,一個作家,我沒有“躺平”。盡力了,我就無愧于這個時代。
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 齊齊哈爾作家協會理事 房國東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8-27
-
·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08-30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8-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08-22
-
·【實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詩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陽:殷都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開展“中醫科普大講堂”活動2024-08-21
-
·【視界晨報】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08-20
-
·【視界晨報】李士文|詩詞三首2024-08-20
-
·【視界晨報】安陽仁康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活動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