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林州白云山及感悟
更新時間:2024-08-30 關注:170
手機響了,接通,沒有看來電顯示,聽聲音是東坡村興宏,他那熟悉而帶有濃郁特色的鄉音,倍感親切,似乎近在咫尺。幾句話過后我們敲定,我立馬動身前往林州市東姚鎮西南一里許白云山。
4月3日下午5點,從安陽開發區上安林高速一路直奔林州,待下高速時,坐在駕駛室內,眼前夕陽西下無限好的晚霞美景讓人醉。
車過東姚鎮,興宏在約定位置等候上車后,驅車繼續向白云山方向駛入,一路上,聽興宏講,地理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陳傳康,當時在游覽和考察了白云山后題詞:“林縣多頂白云勝,圣母諸苑皆神跡”。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收獲。駕車直達山頂,到達白云山三仙殿已是晚上7點半了,我是第一次來到這里,雖然聽說過不少林州白云山的故事,心里還是有一種陌生感,從興宏這兒,又讓我對白云山有了更多的了解。
白云山以傳說、以建筑、以山勢、以人文來為一方增色。“三仙殿”位于正院,是白云山上的主殿,亦稱“三仙廟”、“白云觀”,供奉著彩塑大仙姑、二仙姑、三仙姑的圣像,三座塑像皆著敷褡雙肩雙領下垂衣,結跏跌束腰,端坐于蓮花寶座之上。殿內金壁輝煌,東西兩壁繪有“八仙”。關于八仙的故事,多見于唐、宋、明、清文人著作之中。元代雜劇里有八仙的故事。在民間傳說中,有關八仙的故事豐富多彩,常成為文藝作品的形象題材;再上方四周,彩繪有“二十四孝”的傳說故事圖。該殿四周挑檐出臺基,在臺基上可繞殿行走。殿頂為琉璃瓦,五脊六獸,金壁輝煌,蔚為壯觀。該殿原為石墻,1943年4月,被日寇飛機炸毀,重修時改為白灰紅磚砌墻。
三仙姑合稱“三仙奶奶”,道教稱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凡是仙、人、圣、諸侯、天子,無論貴賤和賢愚,都要經過三仙姑執掌的混元金斗轉劫。凡登白云山者,都要禮拜三位圣母。
三位仙姑為神靈,尤其是大仙姑,作為三仙之長,會受到其兩位妹妹和世人的崇拜。而作為神,每時每刻都在靜觀整個大千世界,世人的一言一行,盡在其掌控之中,登山朝拜,實是投石問路,求神給予指明路途,排除障礙,以得所求之目的。
凡登白云山者,凡朝拜者,只要誠心相求,或托夢寄吉,或逢兇化吉,或仕途顯赫,或官運亨通,或財運通達,皆是有求必應。
白云山層戀疊嶂,逶迤連綿,景色迷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個沒完,我沉浸在歡聲笑語之中。說到白云山的大美之處興宏說了句,待明日日出再登至山頂,東姚全境會收眼底,方圓百里盡入目矣。
站在山頂上,在夜色中遠遠望去,白云山下是多么美麗,東姚萬家燈火如同白玉盤里放著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令人遐想;一路疲憊,一路收獲,如《采桑子》中言:“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朱自清一襲長袍,清高一世。他本該是只淡淡觀望著月下之荷,自嘆“熱鬧都是他們的,我什么都沒有”,卻偏偏被世事顛簸,竟絕食而亡。自此,世間再難尋那一襲青衫,錚錚鐵骨;周作人本該于自由的園地,秉燭談風雨,談花鳥魚蟲,卻偏偏不得不與禽獸鐵騎之流弄琴彈箏,污了一身翩翩白衣。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如此,倒還不如自愿攜一壺清酒,一生沉醉。只愿時時勤拂拭,勿使明鏡染塵埃,也是未曾辜負春光。
文人多徘徊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出世,是看不慣人世的塵埃;入世,是又不忍人世被塵埃覆蓋。想要以一己之力,解散紅塵莽莽,求得清歡一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其實,莫若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只求,很多年后的一天,能推開一扇門,討一壺清酒,洗凈塵灰,與你把酒言歡,高歌一曲,不訴往事。
作者簡介:
陳志亮,河南濮陽縣人,現居安陽,供職于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新鄉電務段。全國首屆酈道元山水文學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稱號,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北京寫作學會文化藝術促進會作家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奔流文學院第八屆作家研修班學員。
-
上一篇:霍美榮詩詞賞析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8-27
-
·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08-30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8-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08-22
-
·【實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詩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陽:殷都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開展“中醫科普大講堂”活動2024-08-21
-
·【視界晨報】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08-20
-
·【視界晨報】李士文|詩詞三首2024-08-20
-
·【視界晨報】安陽仁康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活動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