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是《內經》辨證思維的核心思想
更新時間:2024-08-30 關注:216
陰陽是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最初是具有樸素的直觀的兩個事物互相聯系,互相對立的具體事物間有正反兩個方向,如日光的向背,向日
陰陽是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最初是具有樸素的直觀的兩個事物互相聯系,互相對立的具體事物間有正反兩個方向,如日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事物運動向上升為陽,向下降為陰,古代思想家聯系到一切現象都有正反兩方向,就利用陰陽的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個對立和互消長的物質勢力,而且這種現象存在一切事物當中具有普遍性。
?
? ? 陰陽是一切事物發生的根源
? ? 《周易·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上者,即無形無體之物也,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又確實存在,這里所指的“道”是一切萬物生生之道,如《道德經第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大宗師》也說:“夫道一生天生地”。由于世界的原始運動而有物,“物”的變化才產生陰陽兩端,是事物變化的開始。因此說“道”也是原始之氣的運動,至西周末年,伯陽父用陰陽活動解釋地震,《國語·周語上》:“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四十二章》故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則肯定陰陽矛盾勢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此段老子對物生的觀點,他認為:“道”是在講述產生原初混沌之元氣,這原初元氣是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陰氣、陽氣以及和氣,和氣生出千差萬別的物質,萬物都是包含著陰和陽,陰陽混合適中,就生成新的和氣,說明陰陽是有物質基礎的,由天地自然規律“道”的變化而生兩種不同概念,并且還說明“道”運動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發展,二是轉化,即所謂“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之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認為一切事物的生成都是有或無的統一,包括有某些樸素辯證因素,說明陰陽的原始本源為唯物的具有樸素辯證法因素的哲學范疇。中醫也是沿著唯物主義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在發展,因為《老子》是我國先秦諸子百家的重要典籍,老子本人相傳是春秋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與《黃帝內經》創始時期不遠,因此,《黃帝內經》受其影響是可以理解的,但《黃帝內經》之陰陽學說發展為系統性理論,而且與醫學緊密結合,不能以老子的陰陽簡說相推經驗。如《天道章》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
-
上一篇:解讀卦辭和爻辭的準則
-
下一篇:宇宙的概念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8-27
-
·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08-30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8-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08-22
-
·【實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詩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陽:殷都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開展“中醫科普大講堂”活動2024-08-21
-
·【視界晨報】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08-20
-
·【視界晨報】李士文|詩詞三首2024-08-20
-
·【視界晨報】安陽仁康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活動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