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堅守 孤獨寂寞中綻放
更新時間:2024-08-30 關注:188
——龍泉抬閣(養在深閨人未識)
2017年12月2日農歷十月十五的上午,天公作美、又見蔚藍色的天空,一掃前些日的霧霾,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龍泉鎮一年一度最大的古廟會拉開了帷幕,擁有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的龍泉村古廟會隆重登場,它吸引了周邊鄉鎮1萬余群眾參加,盛況空前、人山人海。
在廟會上,龍泉鎮舉辦了龍泉文化、旅游、敬老宣傳、土特產推介、物資交流大會;鑼鼓、腰鼓、背閣抬閣等大型民俗文化演出,給十里八村的鄉親們奉上了一場文化饕餮盛宴,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不得不提的就是在廟會中的重頭戲,也是最出彩的、最富有當地特色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便數大型文化民俗表演--龍泉抬閣,抬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于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為一身的漢族傳統民俗表演,是中原地區漢族人民春節社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傳承至今的中原“抬閣”被譽為“華夏一奇”,在中華民俗和中國民間藝術領域影響甚廣,傳播全國。
作為中國民間傳統廟會中的一種游藝項目,在木質的四方形小閣里有兩三個人扮演戲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別人抬著走,故曰“抬閣”。上閣表演者多為兒童,兒童體輕,可減輕抬閣者負擔,而且上閣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寵愛,“女孩上過裝,婆家不用相;男孩上過裝,媳婦隨便相”等俗語也說明這一點。閣上表演者為3-5名兒童,上閣兒童略施粉黛,面色粉紅,在架子上做出多種動作,并結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點做出多種表情,活靈活現。抬閣上的小演員多為3-6歲的小孩子,要求身體健康,品行端正,扮相俊美。據說,上過閣的孩子一生都平安幸福,所以家長和孩子都以上閣為榮,但在帶給觀眾快樂的同時,上閣孩子的辛苦,也許只有孩子們自己最清楚。?
“抬閣”演出時,閣前有鑼鼓或秧歌隊,鑼鼓聲聲中歡樂的秧歌扭起來,簇擁著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抬閣”前行,十里八村的鄉親紛紛趕來觀看,場面蔚為壯觀。“背閣”與“抬閣”的共同點是有不同數量的小演員在道具上表演。制作巧妙、隱蔽,化妝和服裝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并配有鼓、镲、鐃、嗩吶伴奏。不同點是支撐小演員的底座不同,“背閣”是一個人背,“抬閣”是多人抬,集造型、雜技、彩扎、戲劇、音樂為一體,體現了高、難、險、美的特點。
“背閣”表演由兩部分組成,支撐者多為青壯年,身負一個制好的鐵支架,在身上綁牢,根據節目內容,選擇以鮮花、瓜果、禽魚、器皿、兵器等裝飾鐵架,以假亂真,給人以錯覺。“背閣抬閣”是地域特色十分鮮明的民間藝術,集中體現民間舞蹈的基本特征,反應了人們崇尚自然追求和諧美的理論,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有一定的文化和傳承價值,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人民政府? 趙璞)
?
-
上一篇:宇宙的概念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8-27
-
·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08-30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8-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08-22
-
·【實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詩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陽:殷都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開展“中醫科普大講堂”活動2024-08-21
-
·【視界晨報】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08-20
-
·【視界晨報】李士文|詩詞三首2024-08-20
-
·【視界晨報】安陽仁康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活動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