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書法藝術發展史
更新時間:2024-08-30 關注:238
文/張全會
?
??? 從教學的意義解釋:書法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法則。
??? 主要包括執筆,用筆,點畫,部首,間架結構,分行布局等。執筆要指實掌虛,用筆要中鋒使毫,點畫韻味要圓滿,結構要橫豎相安,分布要錯綜變化,疏密得宜,全章貫氣等。書法具有實用價值,通過運用書寫技法,對文字進行藝術性創造,借以表達書者的思想情趣,個性品德,產生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書法又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反映出強烈的時代氣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書法號稱天下第一功夫,書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藝術。自古以來,什么叫書法,眾說紛云:《辭海》解釋為: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指毛筆字書寫的方法。《現代漢語詞典》云:書法是文字的書寫藝術,特指用毛筆寫漢字的藝術。《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則解釋為:書法是書寫的藝術,涉及字形知識和書寫技巧,要求字體各部分布局恰當,比例協調,讓行家承認是藝術品。中、日、韓三國的書法是一種純藝術形式,都是在漢語書面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在中國書法藝術的五大書體篆、隸、真、行、草中,篆書是根,是本,是最古老的文字形式。它狹義指大篆、小篆。廣義則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等漢隸以前的一切文字。
??? 隸書的產生意義重大。有專家稱:隸書以前為古文字,隸書之后為新文字。隸書是中國漢字的分水嶺。隸書脫胎于篆書,較篆書飄逸瀟灑,為楷書奠定了基礎,又較楷書古樸端莊。規矩有則,用之簡易,燦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錦秀之有章。隸書的這些特點,極大地豐富了漢字書法的表現能力,也使其成為人們最喜聞樂見的書法藝術形式之一。
??? 楷書:亦稱真書、正書。楷由隸演變而成。從廣義上講,楷書包括魏碑,但從傳統書學,也就是狹義上說,楷書特指唐楷。是唐代確立了筆畫平直,形體方正的楷書嚴格標準,其根本法則,一直沿襲至今。而且自那時以來,楷書成為官方行文的正式字體。直到今天,凡屬重要印刷品幾乎全用楷書。行書和草書則多用于個人記錄或書法創作之用。
??? 學習書法,宜從楷書入門。這是楷書誕生以來歷代書家之共識。明人云: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書即成,乃縱為行書,行書即成,乃縱為草書。清人亦云: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從楷入手,再學行草,是書法入門的必由之路。
行書,是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不像楷書那樣端正,也沒有草書那樣潦草。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在篆、隸、楷、行、草五類書體中,行書應用較廣。
??? 草書,是中國書法發展到一定時期而產生的一種快速便捷書體,始于漢初。當時通行的是草隸,后來逐漸發展成為章草。據說章草得名于漢章帝命大臣杜度用這種字體寫奏章,也有人說:章草就是漢章帝所創,還有人說:章草得名于漢元帝時的書法家史游用這種字體書寫《急就章》。總之,章草在漢代十分普及。到了漢末,出了個大書法家叫張芝,是他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行跡。上下字之間的筆勢,往往牽連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為今草,即一般所稱的草書。到了唐代,張旭、懷素將今草寫得放縱開張,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飛揚,這就產生了狂草。由此見,張芝乃今草之祖也,張旭、懷素乃狂草之祖也。
??? 書法不僅形體美、表象美、而且是個人總體藝術成就的展現。偉大祖國源遠流長的書法藝術史,由二王、顏、柳、歐、趙等書法大家寫就。他們給后人留下舉不勝舉的書法精品,從書圣王羲之始,上起兩晉、南北朝,歷經唐、宋、元、明、清,囊括顏、柳、歐、趙、蘇、黃、米、蔡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書法經典。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已成為當代具有影響世界,振興中華的燦爛文化明珠,已成為我國精神文明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隨著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經濟繁榮昌盛,書法藝術也必然迎來偉大復興的新局面,歷史將再一次進入輝煌的書法新時代。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8-27
-
·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08-30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8-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08-22
-
·【實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詩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陽:殷都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開展“中醫科普大講堂”活動2024-08-21
-
·【視界晨報】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08-20
-
·【視界晨報】李士文|詩詞三首2024-08-20
-
·【視界晨報】安陽仁康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活動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