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生|醉美華山行
更新時間:2024-06-08 關注:212
癸卯重陽節清晨,喜迎初升的太陽,弟媳陳思駕車陪同我與夫人來到西岳華山腳下。
車行途中,我被遠處的一座圓柱形建筑所吸引,遂詢問弟媳:“陳思,右前方那是座什么建筑?大氣又漂亮!”
弟媳熱情地向我介紹:“這是華山的標志性建筑‘寶蓮燈’。相傳很久以前,天上圣母下凡到華山,與藥農劉璽一見鐘情并結為伉儷,后生子沉香。圣母之兄楊二郎為懲戒圣母違犯天規,設計先將其寶物寶蓮燈偷走,后將圣母壓于華山之下。轉眼十五年過去,沉香長大并學得一身武藝。他得知母親的悲慘遭遇后,與華山眾鄉親巧奪寶蓮燈,力劈華山,救出母親。兇神被趕走,寶蓮燈重放光明,華山重現昔日安寧。”
弟媳講得繪聲繪色,我聽得更是津津有味。20世紀50年代,戲劇《寶蓮燈》、電影《劈山救母》曾風靡全國,我看過不止一次。今天來到《寶蓮燈》和《劈山救母》的演繹之地,更增添了我攀登華山的興致。
華山乃天下第一險山。過去攀登華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如今山上建起了索道,游客既可徒步攀登,亦可乘坐索道上山。華山索道分東線至北峰和西線至西峰兩條。考慮到全天的行程安排,弟媳建議我倆乘坐東線索道登北峰游覽。
華山旅游中心纜車等候區內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我與夫人跟隨長龍般的隊伍,沿不銹鋼欄桿,彎來繞去,蛇形行進。大約半小時過去,我倆終于進入了索道塘坊。眼瞅著吊廂轉來,我倆快步進入吊廂。索道在飛快地轉動,我們乘坐的吊廂猛然從懸崖絕壁間的塘坊沖出,夫人立馬嚇得高聲驚叫起來:
“啊呀!我的媽,嚇死了——”
哇!這華山索道也太嚇人了。國內名山我攀登過不少,各式索道也乘坐過,沒有哪一座山、哪一條索道像華山索道這樣驚險刺激。華山奇絕險峻天下聞名。華山索道是世界第一條采取崖壁開鑿 、起伏式走向、設有中間站的索道,其長度、高度、落差創造了迪尼斯紀錄。華山索道所穿過的險峰,突兀直立,通天拔地,壁立萬仞,陡峭如削。沒有山坡的緩沖,吊廂一經從懸崖峭壁間沖出,立馬給人一如懸藍天,如墜深淵的恐懼之感。莫說夫人這樣的柔弱女子,即便是身強體壯的男爺們,嚇尿了的照樣不少。我緊握夫人的手,竭力寬慰她。
索道依山而建,隨峰起伏。吊廂一會兒從峰頂上越過,一會兒又從山腰開鑿的洞中穿過。一座座形如斧劈刀削的峭壁不時從眼前掠過,一條條深不可測的幽谷從吊廂下方滑過。越往上行,海拔越高。人坐吊廂內,如臨天界,如履浮云。空中鳥瞰華山,不僅飽覽了華山的奇險絕美,更感受到了它的氣象萬千。華山美輪美奐,如詩似畫,醉美了我的心田。
索道行進中,夫人慢慢睜開了眼睛,她猛然看到吊廂外這奇絕壯美的景色,禁不住嘖嘖贊嘆:“啊!華山空中的景色太美了,我們像是在畫里面。” 說著,她趕忙掏出手機,不停地調整著角度,貪婪地拍攝起來……
下纜車,到峰頂,仍有一段山道需要攀登。盡管這段山道不算很長,卻也讓我們切身體會到華山的奇險和徒手爬山的辛苦。登臨北峰,這里四面懸絕,上冠景云,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云臺。舉目四望,重巒疊嶂,云霞四披。東、西、南三座主峰聳立于群山奇峰之中,東、西峰分居兩邊,南峰微凸于兩峰之間,遠觀猶如一個碩大無比的金元寶。我贊美華山奇特的景色,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從這里向北走,便是華山著名的險道蒼龍嶺。蒼龍嶺嶺色蒼黑,勢若游龍。西臨青柯坪深澗,東乃飛魚嶺峽谷。嶺脊北高南低,長約百米,寬不足三尺,中突旁收。人行其上,如置云端,如臨深淵。20世紀90年代,我曾到過此地。當時怯于該嶺的奇險,猶豫再三,終未逾越。心中雖有憾意,卻也并不覺得多么丟人。古往今來,仰慕華山勝景而不敢過此嶺的人多了。相傳唐代韓愈登臨華山覽勝,游罷三峰,下至蒼龍嶺,雙腳踏在如刃的山道,眼望兩旁絕壑千尺,遂癱坐嶺上大哭,給家人寫信訣別,投書求救。華陰縣令聞訊派人將其抬下了山。
來到蒼龍嶺南口,由此北行,便是華山著名險道蒼龍嶺。如若登北峰制高點游覽,必須過此險道。我遂征詢夫人意見:“蒼龍嶺奇險無比,咱過還是不過?”我原以為夫人體弱膽小,肯定不敢冒險前行。萬沒料到,聽了我的問話,她竟堅定不移地說:“道險怕什么,既然來了,就上去看看,不留遺憾!”
夫人執意前行,我只好冒險陪同。當我雙腳踏上這如刃的嶺脊,眼望兩側溜光如削的絕壁,還有那深不見底的幽谷溝壑,我禁不住心驚膽戰,寒毛直豎。哇!這山道實在太險!若有不慎,一旦墜落,絕對是粉身碎骨,尸首難尋。危難之際,我和夫人相互攙扶,相互鼓勵,好歹闖過了蒼龍嶺。
嶺脊北端,是一寬闊的平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六角形攢頂、飛檐斗拱的花崗巖石亭,亭中豎立著“解放華山紀念碑”。這里是當年解放軍八勇士智取華山英雄事跡的發生地。1949年,駐守此地的國民黨軍隊,憑借北峰奇險負隅頑抗。解放軍八勇士在當地百姓幫助指引下,趁著夜色,借用竹竿、繩子,攀懸崖,跨絕壁,悄無聲息地登上北峰,一舉殲滅華山守敵,充分展示了解放軍戰士的機智勇敢,譜寫了可歌可泣的不朽業績,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
距石亭不遠,便是“華山論劍碑”。碑文乃“華山論劍”作者金庸老先生親筆題寫。高大的石碑,大紅的題字,為華山賦予了濃厚的武俠文化氣息,成為游客拍照留念的打卡地。
繼續北行,是真武殿古建筑群。真武殿、焦公石室等古建筑,依山而建,依崖就勢,造型古樸,氣勢恢宏,充分展示出華山道教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
北峰絕頂,一步一景,景景奇絕。魚嘴石生動逼真,形象呆萌。日月崖,兩塊巨大奇石,高低錯落。崖中部有一洞,赤暈如日,白暈如月。讓我最感神奇的還是擦耳崖。擦耳崖是北峰口至天梯下的一段險道,西傍懸崖峭壁,東臨萬丈深壑,崎嶇狹窄,最窄處僅能容下一只腳。游人通過,必須雙手緊扣石窩,肚腹貼著崖壁,臉部、耳朵擦著石壁,橫向行進。
穿過擦耳崖,便可望見北峰制高點仙壇絕頂。仙壇絕頂是一塊完整巨大的花崗巖石,石壁直立,陡峭如削。壁上石階深淺、寬窄不一。四條粗大明亮的鐵鎖鏈順著石壁從壇頂垂落。游人登頂,須手抓鎖鏈,腳踏石階,身貼石壁,向上攀爬,這對游人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都是極大的鍛煉考驗。
站立巨石下,仰望仙壇頂,夫人關切地問我:
“于先生,你老胳膊老腿的,能上嗎?”
“只要你敢上,我一定上得去!”
說著,我深呼吸,暗運力,手抓鐵鎖鏈,腳踩石臺階,屈膝弓腰,身貼石壁,如猿猴,似壁虎,深一腳淺一腳,奮力向上攀爬。登上最后一蹬臺階,我滿懷勝利的喜悅,回身向攀爬中的夫人高喊:“我登上仙絕壇頂了!你快點上。”
登臨絕頂,豪情滿懷。縱目四覽,但見得蒼穹浩瀚,秋陽高懸。群山綿延,云霧繚繞。東、西、南、北、中五座主峰相依相擁,像是一朵盛開的蓮花。極目北望,黃河、渭河、洛河在遠處交匯;放眼南眺,秦嶺巍峨,氣勢磅礴。面對這壯美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吟詠起唐朝詩人李白游覽華山時所寫的詩句“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醉美華山行,讓我飽覽了華山奇絕壯美的自然風光,深切領略了華山深厚的人文之韻。我為偉大祖國山河之壯麗,中華文明輝煌與璀璨而歡呼自豪。
作者簡介:于春生,筆名:崖柏,原山東省口岸辦主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作家協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西部散文南國文學顧問,中國現代文化網作家委員會副會長,北京寫作學會文化藝術促進會副主席。所寫散文多篇獲獎。其中《母親的壽衣》榮獲“和平崛起?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全國文學創作大賽”散文獎特等獎;《醉美塞班島》榮獲“全國首屆酈道元山水文學大賽一等獎”等。(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8-27
-
·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08-30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8-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08-22
-
·【實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詩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陽:殷都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開展“中醫科普大講堂”活動2024-08-21
-
·【視界晨報】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08-20
-
·【視界晨報】李士文|詩詞三首2024-08-20
-
·【視界晨報】安陽仁康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活動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