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鵬堯:西散南國文學社副主編
更新時間:2020-07-07 關注:88
段鵬堯,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高級政工師,從事過小學教師、廣播電臺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工作,興趣廣泛,喜歡寫作、繪畫、誦讀、唱歌….經常有散文、繪畫作品在國家及地方報刊、雜志上發表。全國多家文學平臺特邀主播,【梓墨文學】金牌主播、【中愛公益電臺】首席主播、【了遼河之春】客座主播、“現代作家文學”編委成員、“西散南國文學”編委成員、東遼縣作家協會副秘書長、遼源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
作品賞析
大姐的田野
文/?段鵬堯
很久沒有見到大姐了,所以這次回白城老家,我一刻也不怠慢地直奔大姐家。大姐家新蓋的房子位于村子中央,非常漂亮,室內裝飾也很講究,廚房、衛生間、客廳、臥室一應俱全,比我在城里的樓房寬敞多了。也許是幾年不見的緣故吧,大姐明顯的老了很多,就在跟大姐忙活做飯的時候我開始注意到了大姐,這也是這么多年來我第一次這樣專注大姐。
大姐很小就到生產隊干農活了,不是因為家里生活困難,而是因為大姐上學時討厭她班主任,后來和幾個同學在學校的墻上寫上了給班主任起的外號還寫了一些詛咒他的話。上世紀七十年代學校還沒有“開除”的條款,只是同樣是做老師的爸爸知道了此事,覺得很沒面子,給那位老師賠禮道歉不說,還將大姐狠狠地打了一頓,大姐一氣之下就再也沒有去過學校,任憑誰勸都沒好使,據說大姐離開學校后,另外幾個和她一起罵老師的女孩子也都輟學了。大姐輟學后沒有像其他女孩子那樣走東家串西家、悠悠逛逛的,而是選擇了去生產隊當社員。初到隊上,大姐對繁雜的農活是陌生的,掙的工分自然就少,可是好強的大姐沒多長時間就樣樣拿的起放得下了,播種、除草、收割大姐樣樣不肯落在別人的后面,半年后大姐就和其他社員掙一樣的工分了。冬天女社員都放假了,大姐也不肯閑著和男勞力一起拉土、刨糞,我曾見過大姐趕著4匹馬拉著的大車往田里送糞,大姐坐在車轅邊上,揮舞長長的鞭子,她不吆喝、也不用鞭子抽打,那幾匹馬乖乖聽從大姐的指揮,大姐趕車的樣子帥氣極了。媽心疼大姐勸她也休息,大姐答應好好的,第二天還是照常出工。大姐的勤勞付出換回的是年終分紅她比誰的工分都多,分得現金也多。那時有男孩的人家都希望能娶到大姐做媳婦,上門給大姐提親的人絡繹不絕。爸、媽撼動不了大姐的倔強,就想方設法在精神上給以安慰,爸爸托人給大姐買了一塊上海牌手表,那個年代,買塊手表是很奢侈、很難辦的事。爸的工資當時只有三十幾元,卻花24元托人在北京給大姐買了件綠色的滌綸上衣,大姐穿上人更漂亮了。大姐是全村社員中第一個戴手表的人,第一個穿滌綸衣服的人,第一個穿皮鞋的人,那時村里的女孩子 相親、出門都到大姐這兒借“行頭”………大姐直到現在都不后悔沒有把書念好,就是看到在城里工作的弟弟、妹妹,大姐也沒有因為自己在農村勞累而后悔當初的選擇,我無法理解大姐為何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就像她在城里無法了理解我們為何把夜晚當成白天過一樣。
大姐是個特別要強的人,也是過日子的好手,總是家里地里的忙活,大姐歷來信奉“人勤地不懶”,她家的土地,在大姐起早貪黑的辛勤耕耘下,亦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慷慨回報大姐。大姐經常天不亮就去田里,太陽落山才回來,秋天更是這樣。秋收時常常月上東山,別人都回家了,田地里只剩下大姐一個人,唰、唰、唰地割玉米、高粱的聲音能傳出很遠。
我對農活一直是深惡痛絕的,總是想著啥時候能逃離。而大姐既使很累也從來未表現出來對農活的厭倦。相反一踏進自家的莊稼地時,總是微笑著的,我們也曾勸過大姐,把地租出去來城里住,享享清閑。大姐卻說,咱種地,土地給了咱吃的東西,為啥要嫌棄土地呢?大姐對土地的喜歡到了如醉如癡的地步。每逢耕種時節,他總是躬身而為,精耕細作,播種、施肥、除草等做得井井有條,一絲不茍。每到收獲的季節,他總是感激滿懷,熱情高漲,他經常說,土地上生長出來的糧食作物,是土地對我們的恩惠,要懂得珍惜愛護,要是隨意糟蹋,就會遭天譴的。大姐用簡樸的話語詮釋了“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本意。
大姐大字不識幾個,卻經常說,土地和人一樣,你對它好,它自然也會對你好,是知恩圖報,給你好收成的。
大姐和姐夫種的地那是出了名的好,村里的鄉親經過時都要豎起大拇指夸贊。大姐、姐夫聽了就樂,很有成就感。農閑時,大姐家就像會客廳一樣,經常聚集很多人聊天、嘮嗑估摸這今年的收成,盤算著來年的種地打算。
現在,很多村里人都拋下土地,去外地打工了,大姐家的兩個外甥也都在城里工作了,大姐就把別人家不中的土地承包過來,每年都有很好的收成。
大姐是個有信仰的人,她的信仰就是多種地收獲更多的喜悅。
有時我為我的矯情、虛偽而羞愧,寫過很多對生活、對故鄉土地的熱愛的文字,甚至網名就叫‘感謝生活’,但是我真的像大姐那樣做到了嗎?
大姐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她侍弄的莊稼地就像他的刺繡一樣,一行行一列列,全都是美麗的圖案。
-
上一篇:胡文舉:西散南國文學社副主編
-
下一篇:龍怡珍:西散南國文學社藝術顧問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8-27
-
·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08-30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8-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08-22
-
·【實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詩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陽:殷都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開展“中醫科普大講堂”活動2024-08-21
-
·【視界晨報】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08-20
-
·【視界晨報】李士文|詩詞三首2024-08-20
-
·【視界晨報】安陽仁康精神衛生??漆t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活動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