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偉:緊抓歷史機遇 推動中國翻譯事業發展
更新時間:2017-12-12 關注:193
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一帶一路”中的話語體系建設與語言服務發展論壇,暨2017中國翻譯協會年會于12月1日在北京召開。中國翻譯協會在本次大會上發布重要成果以及標準規范,對話語體系建設、“一帶一路”建設以及語言服務發展展開研討。本期節目就大會的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國翻譯協會會長周明偉。

中國網:大會是基于一個什么樣的背景召開的?與以往召開的大會有什么不同?
周明偉:今年這次大會既是一次例會,又是意義深遠的會議。它要履行會議例行的議程,要向大會的會員、理事、常務理事報告過去兩年的工作。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要研究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站在一個新的時代維度研究中國翻譯事業的發展,如何能夠跟隨中國由富到強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根據2020、2035、2050這個時間表來抓住機遇,推動中國的翻譯事業,實現由大到強的過程。它還是非常具有深遠意義的一次會議,中國的翻譯和翻譯界如何適應并服務于新時代的新目標、新要求,踏上新的征程?這是對每個從業人員的挑戰,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它是一個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是中國翻譯事業由大到強的歷程,是重大的機遇。
這次論壇同以往相比,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參加的人數是歷屆會議以來前所未有的。今年相對于以往每次200到300的參會人數,今年國內有700多個會員單位和會員參會。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會員和會員單位參加這次大會?我們有個副會長做了一個非常精到的解讀。首先,它象征著中國翻譯和翻譯事業的快速發展;其次,2013年以來,中央提出“一帶一路”建設之后,全國各條戰線激發出來的對語言服務,多語種服務的強烈需求,這幾年各高校開辟了翻譯學科。參加大會的這么多會員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于翻譯公司,這也是最近幾年中國的翻譯事業進一步利用市場機制的活力來推動翻譯和翻譯事業發展的表現。有這么多會員和會員單位參加,也表明了國家對于翻譯事業的支持,相關的政府部門對于這項事業的關注和重視。另外兩個特點,我們這次例會,《中共十九大政治文獻》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的翻譯出版引起了翻譯界很大的興趣,這也是有這么多會員參加這次會議的一個原因。從會議的內容來說,從大會安排的報告和分論壇來看,有35個大會論壇和商會研討會,將持續一天半的時間,參會人員參與多個分論壇的研討。這些論壇從它的選題和學術水準、專業水準來看,可以很有信心的說,是在國內同類會議當中的前列,體現了大家對一些重點問題、特點問題的關注。利用這次年會來呈現這幾年重要的翻譯成果和翻譯水平的研究,體現了大家對這次會議的關注和熱情。我相信會呈現出很多高水平的、體現專業和學術能力的文獻和交流。
中國網:今年大會的主題是語言服務助力國家話語體系以及“一帶一路”建設,我們該如何理解國家話語體系建設?話語體系建設對“一帶一路”建設具有怎樣的意義?
周明偉: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以來,在多個場合多次提到的一個重大的命題。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翻譯和翻譯界終身要努力的方向。我們要向世界講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傳播新時代的中國聲音和中國形象。如何用中國的故事,用國際的視野和國際的語言講別人能聽懂的故事,除了我們故事內容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我們能不能用融通中外的話語來呈現、講述中國故事。這是翻譯界業務上、專業上、思想方法上、文化修養方面都要做的努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構建一個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故事,了解中國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中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翻譯和翻譯界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個主要努力的方向。
這次會議把“一帶一路”作為一個切入點,研究“一帶一路”的話語體系也是特別有意義的。因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涉及到60多個國家,全球60%的人口,40多種語言,涉及到不同文化歷史背景、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背后的宗教、地理、人文等各方面因素。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不光是要我們有共商、共建、共享的項目,還要有實現這些項目的文化語言的溝通,這是更基礎的需求。
這次會議選擇“一帶一路”作為一個切入點來研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所涉及到的話語體系的構建。來認真的研究解決“一帶一路”建設當中文化交流出現的需要,求同存異,開拓創新的內容,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中國網:今天上午的大會開幕式有兩項重要的發布,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和黨政文獻多語信息數據庫。請您談一談這兩大平臺在促進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方面的意義。
周明偉: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的建設,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好中國形象的過程當中,其中一個重要的板塊是要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這三、四十年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用我們不同于世界其它政治體系、社會制度、模式和路徑,實現快速發展、和平發展、協調發展。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道路、理論、制度,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 因此,黨政文獻和政治術語是國際社會了解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非常重要的切入點,是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的關健詞。這次年會發布中國特色語種的標準化翻譯數據庫,其中包括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中國特色的關健詞,有數十萬個,目標是要建數十萬個多語種的翻譯數據庫,標準化翻譯的數據庫,這對于國際社會直接接軌中國的表述,理解中國的表述起到積極作用。第二個平臺是多語種的中國黨政文獻的數據庫。
以前通過各種平臺發表過多種國家的黨政文獻,包括領導人的重要講話,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的重要文件,白皮書等等,包括其它的已經翻譯的政治文件,但都是比較零碎的。這次我們搭平臺,希望構建一個以往沒有的大的數據庫,能夠涵蓋領導人的政治講話,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的重要講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呈現歷次黨的代表大會的重要文獻,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的重要文獻,白皮書等,也包括各個部門,各個行業,特別是外交部和國務院新聞辦組織的新聞發布會等等,這些系列的多語種政治文獻。這對于研究中國政治,研究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起到積極的作用。
中國網:黨的十九大為中國翻譯協會帶來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又有怎樣的影響?
周明偉: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全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確定了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如何站在黨和國家新時代這個新起點上,來研究思考中國的翻譯和翻譯界新的發展方位,發展目標和新的發展要求?如何在實現中華民族由富到強這個偉大征程當中,推動中國翻譯事業本身的由大到強的發展?這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認真學習和理解十九大精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助于幫助我們清醒地看到,抓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重要的歷史機遇,推動中國的翻譯和翻譯事業由大到強的發展,是我們向世界介紹和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好中國形象的必然要求;是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創新,推進構建新型的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是我們加強同世界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加強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這次會議對提高認識,凝聚共識是具有很重要意義的。
-
·張桂珍||我眼里的美女企業家2024-12-16
-
·民建會員勝桂紅:殷商文化的傳承者與奉獻者2024-12-16
-
·江北水城綠色新篇章:華越酵素種植大使李秀芳夫婦的領航之旅2024-12-16
-
·民建會員林臏:政協履職展作為,情系百姓顯初心2025-03-30
-
·用影像筑夢,從攝影師到暮嶼嵐品牌領航者——訪中華攝影藝術家委員會副主席楊家寶2025-03-17
-
·心懷健康夢 情系公益行——全國第十一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邢艷艷2025-03-03
-
·以健康為筆,繪就社會擔當與文化傳承畫卷——記全國第十一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孫家幕2025-03-03
-
·笑琰:帶領樂訂坊在多元領域書寫傳奇的逐光者2025-02-15
-
·守信立身,誠信商人踐諾償還巨額債務——記“濟南好人”段振寶2025-02-03
-
·李治飛:信息技術逐夢者,社會責任踐行者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