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生|靈蛇獻瑞 福滿人間
更新時間:2025-02-06 關注:5614
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我們滿懷著激動的心情,喜迎蛇年的到來。
"乙巳如意,生生不息。"
蛇,蟄伏于冬,待春而生。
蛇,脫去舊皮,喜迎新春。
蛇,靈動智慧,充滿活力。
在中國傳統文化十二生肖中,“蛇”又被稱為“小龍”。“蛇年”又被稱為“小龍年”。
蛇象征著重生,
象征著吉祥,
象征著幸運,
象征著健康,
象征著財富。
古往今來,人們以圖騰、雕塑、陶瓷、戲曲等多種形式,贊美靈蛇,期盼幸福。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誕生于35億年前的泰山靈蛇畫面奇石,向人們展示著曼妙靈動的身姿,為世人獻上誠摯的祝福:“靈蛇獻瑞,福滿人間”。
巍巍泰山,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
巍巍泰山,氣勢磅礴,雄偉壯麗。
巍巍泰山,歷史悠久,文化璀璨。
泰山自古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東方文化的縮影。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中國首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
自然的泰山,彰顯著自然的神奇;文化的泰山,印證著文化的神圣。泰山,是平安的象征、和平的承諾、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泰山安,四海皆安。”自古以來,泰山就成為“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泰山三大主神——東岳大帝、碧霞元君、泰山石敢當,深入人心,享譽中外,成為帝王告祭,百姓崇拜的“神山”,受到人們的崇拜。上至天子權貴,下到布衣游子,他們蒞泰山祭天,行封禪大典,叩泰山奇石乞子求福,供泰山奇石膜拜神靈,取泰山石為基作臺以固本,以泰山奇石鎮宅以辟邪除惡。長期以來,人們將對泰山的崇拜信仰與泰山賞石文化融合在一起,泰山奇石受到社會各界的推崇和喜愛。
泰山奇石,是泰山母親的子孫。它們的身上,流淌著母親的血液,傳承著母親的基因。以泰山奇石鎮宅驅邪,乞子求福,已成為黎民百姓的民俗信仰。
泰山奇石,千姿百態,形態各異。有的如巨人屹立,昂首挺胸,俯瞰著世間萬物;有的似飛禽走獸,栩栩如生,仿佛隨時振翅高飛或奔跑跳躍;有的像世間生物、各種器具,惟妙惟肖,精巧別致,讓人不禁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些奇石,歷經歲月的雕琢和風雨的洗禮,形成了獨特的紋理和輪廓,每一塊都是大自然的天合之作,每一塊都蘊含著大自然的智慧與力量。
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鐘聲,泰山奇石——“靈蛇獻瑞”展示在人們的面前。這是一塊純正的泰山水沖原石,奇石寬32厘米,高24厘米,厚16厘米。石體完整,形態自然。色呈褐黑,質地堅硬。密實細膩,油光明亮。整條蛇體由金黃色的透筋龍紋構成,比例協調,彎曲有致。蛇身環繞奇石一周,三角形的頭部,傲立于奇石右上方,尾部位于石體左下,與大地似斷且連,看上去仿佛像一條剛蛻去蛇皮,重獲新生,智慧昂揚的靈蛇,給人以信心和力量。
在乙巳蛇年到來之際,我們滿懷著對新的一年的期待與希望,像靈蛇一樣靈動智慧,洞察一切。搶抓機遇,勇往直前,奮發向上,豪情滿懷,去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不斷爭取新的更大的勝利。
愿蛇年吉祥,福滿人間!
作者簡介
于春生,筆名崖柏。原山東省口岸辦主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山東作家協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現代文化網作家委員會副會長,北京寫作學會文化藝術促進會副主席,南國文學社顧問。多篇散文在全國文學創作大賽中榮獲特等獎、金獎、一等獎。曾榮獲“中國實力派優秀作家”、“2020年中國最美作家”、“國際華人優秀作家”等榮譽稱號。
-
·葉建華|相伴詩書追雅韻 悠然踐夢逐安康2024-10-31
-
·遠古的呼喚,筑夢新時代 ——辜慧龍書法作品展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隆重開幕2024-10-31
-
·項宏長篇小說《只道是尋常》在京研討2025-03-22
-
·王云長篇小說《芳華百年》研討會在北京石景山區舉行2025-03-17
-
·著名作家魏延慶春日詞十首2025-03-17
-
·產房中的生命贊歌2025-03-11
-
·劉天德 | 藏藍色的守望(外二首)2025-03-08
-
· 安陽市北關區第三幼兒園“三·八婦女節”開展主題系列活動2025-03-08
-
·殷都區人民醫院護理部開展年輕護士長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讀書會2025-03-01
-
·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陳寶璐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