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人民 | 當代多棲作家——石英
更新時間:2025-01-07 關注:3853
石英,原名石恒基,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人。中共黨員。《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高級編審,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享受國家特殊貢獻津貼。
石英是當代文學大家,是享譽中國文壇“詩歌、小說、散文、文藝評論、雜文隨筆”等多棲作家,被譽為“紅色徐霞客”“文學常青樹”。
幾十年來,石英筆耕不輟,已出版各種文學著作80余部,1800余萬字。196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鴻昌》,1977年再版達20萬冊。196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明地獄》,印量達60萬冊,1965年、1983年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送。80年代,石英長篇小說《同在藍天下》《離亂之秋》均獲天津市魯迅文學獎,散文《武夷山的雨》獲天津市作品一等獎,《廈門風韻》獲中國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40萬字的長篇小說《火漫銀灘》改編成電視劇并被天津電視臺全書播出。
一
石英勤奮好學,尤其喜歡閱讀。1946年秋,在九里完小讀六年級時,石英遇到了當時駐此的膠東北海軍分區政委兼北海地委書記劉坦,劉坦得知石英勤奮好學后,便允許他課間到自己那里去讀書看報。石英回憶道“當時他就坐在一張炕桌上,對我說,報紙我都給你準備好了。有一次我粗心大意,把墨水灑到報紙上,可政委并沒有怪罪我,而是用安撫的目光看著我,我記了一輩子。”一件小事,讓石英感受到了戰爭年代領導干部的平易近人,平等、關心、愛護,讓石英內心忠于革命,凝結成回報與獻身的精神。幾十年戎馬生涯,石英轉戰祖國的大江南北,卻從未停止閱讀、創作。
石英14歲就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軍旅生涯中,讓石英心中紅色信仰的種子生根發芽,他相信只有參軍、跟黨走,才能改變自己的一生,改變身邊貧苦大眾的生活。解放戰爭時期,石英積極參加土地改革和支援前方的運動,經常自編宣傳材料。
二
1981年6、7月間,由山東作協主席劉知俠和常務副主席苗得雨發起舉辦青島筆會,被邀請與會作家都是山東籍的,于寄愚、曲波、峻青、石英、雁翼、嚴陣,東道主劉知俠、苗得雨,青島市作協主席、以寫漁島生活著稱的姜樹茂。當時山東籍老詩人臧克家也給筆會寄來賀信。同時上?!段膶W報》的編輯、記者而且同是詩人的黎煥頤也趕到了,除了報道筆會,還向各位作家熱誠地約稿。
古都安陽給石英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安陽是一座很有文化內涵,底蘊十分豐厚的城市。我曾4次來到安陽,無論是殷墟還是林州太行大峽谷,每次來感覺都不一樣,都很吸引人。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人文景觀,一次比一次感覺好,印象一次比一次深刻,我已經深深地被這座城市所打動?!笔⑾壬貞?,他上小學時就知道了殷墟,后來真的到了殷墟,還專門寫了一篇短文《殷墟的靜》,描寫了對殷墟的印象以及所見所聞,并在《北京晚報》上刊登。第三次來到殷墟,寫下短文《殷墟的宮殿》,并在《天津晚報》上刊登。
三
2020年10月12日,石英先生蒞臨山東萊蕪汶源書院考察,濟南市吳伯簫研究會名譽會長李念云,會長侯訓惠,副會長李皓等全程陪同,濟南市汶源書院秘書長、濟南市吳伯簫研究會副會長劉強陪同講解書院文化與歷史。在書院內,石英先生對新建成的汶陽文化博物館十分感興趣,在原市人大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成員董瑋先生的講解下,石英先生細致了解了汶陽文化的發展脈絡,汶河上游地區的古人類生存活動、遷徙演變等相關知識,對于汶陽的傳承和保護給予了高度贊揚和肯定。
參觀結束后,石英先生感嘆萊蕪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文脈的源遠流長。希望文院積極發揮文化傳承功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把書院辦成萊蕪的文化坐標。
石英先生做客北京科技大學第208期星期四人文講座,為北科大學子帶來題為《走進古典詩歌領略傳統文化》的中國古典散文詩歌中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解讀講座。石英先生圍繞著人生閱歷講述了自己的創作歷程與文學創作體驗,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對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創作的心得體會。結合自己的一些作品,講解了詩歌創作的特點和自身多年詩歌創作過程中積累總結三點經驗,即首先要注重寫實與情感的虛幻、飄逸、升華相結合,體現作品的表現力、感染力。其次要注意鮮明的反差、對照,給人的更強震撼力。最后在以人物為題材的詩歌創造,要全面把握人物的歷程、作品、主張、品格的脈絡,把握其事跡和品質中核心的東西,對人性品質的定位要準確。
石英先生在《中國青年作家報》留書“我也從青年時走來,但并不妨礙我以青年為師,師生絕無高低之概念,相互融合才是時光之永恒?!?/p>
四
“沒酒不成宴”。石英先生無論在外地參觀和考察,拒絕喝酒,他講現在幾乎不怎么喝酒,但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對酒的香味特別敏感,凳子摞凳子,爬上藏酒的壁櫥,悄悄偷父親的高粱燒來喝。終于,有一天,父親發現酒少了,說這酒他自己沒喝啊,怎么就跑掉半瓶了?后來,參軍到了部隊上,更是對酒香那叫一個情有獨鐘。他說我之所以不喝酒,是因為那時在部隊干機要譯電員,有次部隊打了勝仗慶功,我喝醉后睡了一宿,醒來后趕緊接收電報,譯出來一看,離命令執行時間只剩2小時了,雖然沒有誤事,但也吃驚不小,全身都嚇出了冷汗,之后還做了自我批評。從那以后,我便痛下決心,決定不再喝酒。
五
2023年10月12日,南國文學社、酈道元文學院高研班暨中媒文化藝術交流委員會高峰論壇在河南安陽舉行。石英先生同來自全國各地作家,走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一一河南安陽杜莊古鎮。大家觀看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狀元巡游禮、狀元開市禮、狀元拜親禮、狀元拜師禮等狀元文化。“咚咚咚”三聲擊鼓后,石英先生收徒拜師儀式開始。他登臺祈愿、凈手沃盥,虔誠地向大成至圣先師孔子行禮、敬獻蔬果。來自全國各地的15位弟子,依次向他敬遞拜帖、向師者奉茶、向師者獻禮。石英先生向弟子一一回禮。十五位弟子分別是,袁鐵山、于春生、魏來安、袁鐵甲、陳金炫、蒲忠漢、劉天德、應滿云、劉遠翔、王銀柱、陳寶璐、盧小夫、楊虹、楊艷、李婷。他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南國文學優秀作家。石英先生講“文學要為時代服務、文學要為人民服務、文學要為鄉村振興服務,讓我們用文學謳歌偉大的祖國、贊美偉大的時代?!?/p>
石英先生為學員做了《中國文學的發展現狀及散文創作的創新》專題講座。座談中,石老談吐優雅、風趣幽默,語言精準凝練,思維敏捷,不時激起大家的歡笑和陣陣掌聲。在講座中,石英先生強調最多的是人要懂得感恩。他用自己坎坷卻幸運的人生和文學創作經歷,講述感恩對人生的重要性。他說“心懷感恩之心,文字才有血有肉有感情,才會打動人,把感恩之心貫穿于文學作品中,作品永遠具有生命力。” 石英先生講“一定做有積累的作家,沒有知識、生活的沉積,那會曇花一現的?!?/p>
六
2024年6月16日,南國文學在湖南張家界一一長沙舉辦全國“中大視界”杯征文大賽頒獎典禮暨第二屆酈道元文學院高研學習活動。九十一歲高齡的石英先生,坐車八至九個多小時到張家界參加研討學習活動。南國文學社長盧小夫講“石老雖然九十高齡,無需助理,一個人坐車來湖南張家界,又一個人回去,并且中途還在長沙轉車,真是神人!跟他聊天只要一說開,思維特敏捷,聽力又好,文學、哲學、政治、人生及上下幾千年的話題一個接一個,說一小時不重復,怪不得他出了那么多部著作。跟他聊天就如同他寫了一篇文章,有哲理、有思想、語言表達十分干凈、清晰!”
石英先生他退而不休,為文學事業奔波操勞,到處應邀講課,力耕學海,不畏艱難,堅持夢想,勇往直前,繼續為培養下一代文學新人做出貢獻。
作者簡介
吳人民,山東龍口人。中國散文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詩詞學會、山東老干部詩詞協會和書畫協會會員,煙臺市作家協會、散文學會和詩詞學會會員,龍口市作家協會、詩詞學會。作品散見于《人民網》《人民新聞報》《齊魯晚報》《煙臺晚報》《中國現代文化報》《青年文學家》《西部散文選刊》《詩刊》《詩壇》《山東詩詞》《膠東文學》《煙臺散文》《南國文學》《中國鄉村》《中國新時代詩人大辭典》《中國詩歌網》《中國作家網》《中國散文網》《韓國新華網》等國內外報刊、網絡平臺,多次在全國、省、市征文大賽中獲獎。
(編輯:林臏)
-
·葉建華|相伴詩書追雅韻 悠然踐夢逐安康2024-10-31
-
·遠古的呼喚,筑夢新時代 ——辜慧龍書法作品展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隆重開幕2024-10-31
-
·項宏長篇小說《只道是尋?!吩诰┭杏?2025-03-22
-
·王云長篇小說《芳華百年》研討會在北京石景山區舉行2025-03-17
-
·著名作家魏延慶春日詞十首2025-03-17
-
·產房中的生命贊歌2025-03-11
-
·劉天德 | 藏藍色的守望(外二首)2025-03-08
-
· 安陽市北關區第三幼兒園“三·八婦女節”開展主題系列活動2025-03-08
-
·殷都區人民醫院護理部開展年輕護士長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讀書會2025-03-01
-
·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陳寶璐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