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陽光同在——記靈寶市第三人民醫院護士曉丹的醫患情深
更新時間:2020-08-06 關注:214
“我喜歡當護士,這是一個能幫助人的職業。而且在此過程中,常常會收獲很多意想不到的感動。”
——曉丹
“累。但是也收獲了來自病人的很多感動。”
17歲參加工作,有著22年工作經驗的曉丹,這樣總結她的護士生涯。盡管近年來她主要從事護理管理工作,但在臨床一線的經歷常令她難忘。而那些曾經被她護理過病人,也都把她當成了親人。每次來醫院之前先打個電話,來了見一面說說話,回到家打電話報平安,已經成為他們多年來堅持的一種生活習慣。
一張照片的故事
一個腦出血患者,出院后托人到醫院來找到曉丹,說想要一張她的照片。曉丹百思不解,驚愕萬分。遇到騙子了?不會吧。那是何用意?但出于禮貌,她告訴來人目前手邊沒有,等照了專程給他送去,請他留下詳細聯系方式。那人走后,心情忐忑的曉丹將這事向院領導作了匯報。領導也很慎重,派人按照聯系方式查閱住院資料,立刻以隨訪名義打電話核實情況,才知道這是一個住在鄉下,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平時兒女都不在身邊。老人曾是一名小學教師,喜歡寫東西,聽說還寫過戲呢。那天半夜發病被人緊急送到醫院治療,住進了監護室。當時的責任護士正是曉丹。她細心的照料,溫暖的笑容,讓老人非常感動。出院回去后就想要張曉丹的照片留作紀念,因為他怕以后再也沒有機會見到這位救命恩人了。知道真相的曉丹也被老人的真誠感動了,后來在醫院安排下,她和隨訪醫生一起到老人的家中探望,將自己裝好相框的照片親自送到老人手上。他們還給老人作了體檢,交代了平時用藥注意事項。告別時,老人哭了。曉丹和同事也都眼眶潮濕了。再后來老人的那位朋友來醫院看病,一來二去也成了熟人,每回到醫院來,都要去看看曉丹。
莫名其妙的玉米
2008年的一天,正在上班的曉丹被神情慌張的同事告知有一個病人點名要見她。“不是來找事的吧?”同事有些擔心。曉丹笑笑,“應該不會吧,病人都是很善良的。”見了面才知道,原來他三年前在這住過院,曉丹是他的主管護士。“曉丹,你不認識我了嗎?”為人誠實的曉丹禮貌地朝他笑笑:“看著眼熟……”沒等曉丹說完,來人就圓場說,“你們每天見的病人太多,一時叫不上名字很正常。以前我在這住院,你對我可好了。沒別的事情,就是過來看看你。”為了表達對曉丹的感激,他家收了新玉米后,第一時間想到請曉丹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但由于農活兒實在太忙不能前來,就特意委托跑朱陽的班車捎了一袋玉米,請門崗幫忙轉交給曉丹。“原來玉米是您送的?”那人憨厚地點點頭,曉丹這才把眼前這個人與那袋玉米掛上鉤。
善良,總是在不知不覺的時候,悄悄傳遞。“其實在我看來沒啥”,曉丹接著說,“我不過是做了一些分內的事情,可是病人都會記在心里,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給你回報。”
慶祝共同的勝利
“幸虧遇見你們,把我從鬼門關拉回來了,不然……”當曉丹和同事們第二天去查房的時候,簡直無法把眼前這個知恩圖報的時尚女子與昨晚在生死線上徘徊的危急重癥患者聯系起來。
原來,這位不惑之年的女士生了點兒悶氣獨自在家休息,丈夫回來后發現妻子情況不對,詢問只說胸悶,臉色非常難看。警覺的丈夫立即叫來出租車將妻子緊急送到了曉丹所在的市三院。下了車,她徑直走向急診室。一腳踏進門只說了句:“醫生,我難受……”話音未落就撲通一聲倒在地上,瞬間意識模糊。曉丹回憶說 ,恰好各科室醫生護士都在場,一看情況危急,當機立斷為她開通綠色通道,按照流程對她施行緊急搶救。經過一整夜緊張救治,病人總算暫時脫離生命危險。接著在第二天病情穩定后,又為她做了介入手術。謝天謝地!手術取得圓滿成功。有次聊天時,曉丹好奇地問起她當時為什么選擇來他們醫院,因為從她家所住的位置到市三院,途中要經過大大小小好幾個醫院,女士說她母親曾在三院住過院,感覺這里醫生護士很好,在這里看病放心,所以那天晚上丈夫問她去哪個醫院,她想都沒想,打手勢示意丈夫直接帶她來三院。一個多星期后,該病人順利出院。“如果不是及時來醫院救治,如果當時醫生護士有一個不在現場,如果不是及時開辟綠色通道并及時做介入手術……” 沒有如果。生命如此寶貴,事實不容假設。何況這位女士,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正負重的年紀。就這樣,一個鮮活生命被挽救,一場家庭悲劇隨之避免。
“其實,對我們來說最高興的事,就是每個病人都能經過我們的醫治獲得健康,擁有應有的生活質量。”曉丹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和病人共同的敵人是病魔,醫患雙方一起努力戰勝病魔,就是他們最值得慶祝的共同的勝利。也往往是這個時候,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對自身職業價值的高度認同,讓他們情不自禁想起當年入學時共同許諾的著名醫學誓言。“很有成就感。這不是多少錢能夠準確衡量的。”說到這里,臉上時常掛著甜美微笑的曉丹,表情變得莊重起來。讓人油然而生敬意。這種敬意,首先是對于每個生命以最極致而公正無私的尊重。沒有貴賤之分,貧富之別,哪怕這個生命是如此卑微。
醫患之間的互動
是的,這是一份特殊的職業。播撒愛和陽光的職業。這份職業,伴隨曉丹從青蔥少女到為人妻,為人母。“其實病人都很善良,你對他(她)付出一點點,他(她)就會對你好,而且會回報你很多。”采訪中,曉丹不止一次重復這句話。多年的工作習慣,已經深深融入她的生活方式。盡管已不在護理一線崗位上工作,但她還是堅持每天7點鐘準時到達醫院,麻利地做好上班前各項準備工作,然后和同事一起常規查房,處理各種相關事宜。寒來暑往,一來二去,在醫院工作的日日夜夜,曉丹和病人的感情,早已經超越了醫患之間的社交距離,彼此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一次上班期間路過醫院大廳黨員先鋒崗時,曉丹被一個患者拉住問,“你就是曉丹啊?”曉丹微笑著點點頭,親切地詢問他有什么需要幫忙。誰知他說,“姑娘,你太不容易了!認識你這么多年了,我咋不知道你還做過那么大的手術啊?現在怎么樣了,一定要注意身體,別太累著,啊。”病人所說的“大手術”,就是她2014年所做的脾切手術。在曉丹看來,早已經云淡風輕,各種細節她也從不對外人提及。卻沒想到此事竟然對病人觸動這么大。她微笑著安慰起眼前人:“沒事的,已經全都好了。別擔心啊。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就跟我說哦。”說這話的時候,曉丹是一如既往的熱情,自始至終的微笑。而病人心里,卻已經是浪濤洶涌。
能不洶涌嗎?何止是病人,正在采訪的我們聽到這個消息時都嚇了一跳!因為我們也知道,曉丹心里只有病人,還是個“工作狂”。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疫情期間,她帶頭沖鋒陷陣,主動到火車站防控點值守,早出晚歸,還要忙乎醫院的事情,每天把全院護理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忙而不亂,有時候一忙起來幾乎是連續幾天不眠不休。又何曾考慮過自己的安危?!曉丹愛人張紅星悄悄告訴我們,她出門時總帶著糖果、餅干之類的,感覺頭暈快扛不住時,趕緊吃上一口,起碼能頂上一陣子。“可以說從今年春節接到緊急通知起,思想的弦就一直繃著,不敢有絲毫松懈。”曉丹回憶說。而且因為疫情防控需要,不能坐車,不能與外人有近距離接觸,早上天不亮就得去醫院,或火車站卡點,晚上回來交完班提前做好第二天準備工作多數是半夜三更了,來來回回都是張紅星接送,風雨無阻,從不間斷……
也難怪病人會驚訝,會心疼,但凡知道內情的人,哪一個人能不為她捏著一把汗?!
所謂同病相憐,一點不假。此時此刻,在患者眼前的,不只是一個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更是需要別人照顧和疼惜的患了病的人,是一個待病患如親人一般的善良的姑娘。人與人之間的關切,在這份同理心的作用下,跨越醫患身份的明顯界限,兩顆溫熱的跳動的心是如此貼近。除了同病相憐,人世間大概沒有一種情緒,能夠抵得過“感同身受”。“別太累著,啊。”雖然樸實無華,卻分明感人至深。這是親人之間才有的關切和溫暖啊。這一刻,我找到了曉丹發自肺腑熱愛這份職業的最深層次的根源。
曉丹,以其對人出乎本能的善良,以及職業道德操守的專業素養,詮釋著人間的大愛大美,至真至純。從她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源源不斷地反復折射出一束束迷人的光芒。曉丹也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她所到之處,愛與陽光同在。(圖:郭留欽 文:李亞民 衛偉)
-
·張桂珍||我眼里的美女企業家2024-12-16
-
·民建會員勝桂紅:殷商文化的傳承者與奉獻者2024-12-16
-
·江北水城綠色新篇章:華越酵素種植大使李秀芳夫婦的領航之旅2024-12-16
-
·民建會員林臏:政協履職展作為,情系百姓顯初心2025-03-30
-
·用影像筑夢,從攝影師到暮嶼嵐品牌領航者——訪中華攝影藝術家委員會副主席楊家寶2025-03-17
-
·心懷健康夢 情系公益行——全國第十一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邢艷艷2025-03-03
-
·以健康為筆,繪就社會擔當與文化傳承畫卷——記全國第十一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孫家幕2025-03-03
-
·笑琰:帶領樂訂坊在多元領域書寫傳奇的逐光者2025-02-15
-
·守信立身,誠信商人踐諾償還巨額債務——記“濟南好人”段振寶2025-02-03
-
·李治飛:信息技術逐夢者,社會責任踐行者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