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天臺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重溫紅色歷程
更新時間:2024-09-25 關注:212
?
館長林陳林向白雁一行介紹紀念館歷程
(記者 許順喜)近日,記者與國務院辦公廳行政司原工會主席、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中醫藥文化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等一行在浙江臺州參加文化活動時。經當地愛心志愿者金東福、王同滿的介紹和邀請,我們專程到天臺山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學習,重溫那段紅色歷程。
天臺山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天臺縣歡岙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歡岙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農民運動蓬勃發展,相繼發生了“平糶斗爭、贖當殺朱斗爭、二五減租斗爭”等,建立歡岙赤衛隊,1930年被編為浙南紅軍第二獨立團,參與了轟轟烈烈的桐柏暴動,在歡岙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等。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據天臺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館長林陳林介紹,1984年,臺州行署批準歡岙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根據地。隨后,天臺縣委確定在歡岙瓦窯建立會議舊址,2000年7月命名瓦窯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規劃建設紀念館、烈士紀念碑及路、橋等基礎設施。2014年12月30日,歡岙瓦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名為天臺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
五位先烈后人:自籌千余元建紀念館
現如今,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已初具規模,參觀者和敬仰烈士的人們也越來越多。但談及那段歷史,談及紀念館整個修復過程,74歲的林陳林老人多次酣然淚下。
林陳林館長向大家介紹先烈事跡
“從1981年開始,算上我在內,天臺一共5位革命先烈的后人,組成“五人小組”,開始收集史料,修建瓦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今仍然健在的,只有我林陳林和78歲的王傳泥。“石義均、周良前、齊席珍”三位均已離世。當初,我們每人拿出360元,作為啟動資金。1981年的360元,可不是小數目,一兩百元能在縣城買一間地基了,但為了先烈能有一個固定安息之地,我覺得值了?!蓖吒G革命歷史紀念館館長林陳林接受中華志愿者雜志采訪時說。
經歷歲月的變遷,當年發生“平糶斗爭、贖當殺朱斗爭、二五減租斗爭”等大事的瓦窯,文物稀少,舊址破敗,缺少一座愛國教育基地應有的硬件、軟件設施。“五人小組”憑著1000多元的啟動資金,開始廣泛征集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這其中,林陳林館長出力最多。
紀念館內修建的“仰賢亭”
無論是得知烈士后人的消息,還是有了文物的線索,林陳林就會果斷行動。他曾只身一人,跑遍天臺各個偏遠山村,訪問烈士后人,將烈士尸骨聚集到瓦窯安葬。其中有一次,林陳林開著電瓶車,快要駛入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的路口時,剎車失控,他連人帶車摔下山路,留下側腹部傷疤,左耳受傷,聽力幾乎為零。雖然經歷很多困難,但瓦窯烈士墓共埋有80多位烈士安葬與此,他甚感欣慰。
志愿者的參與:紀念館煥發新的生機
多年來,天臺縣歡岙瓦窯革命舊址規模不斷擴大,從原來的幾間老房子面積擴大到6000平方米,新建了烈士墓、革命烈士紀念碑、文物陳列室、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碉堡等相繼建了起來,還珍藏紅十三軍游擊大隊大印等文物,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不斷擴大,當然也吸引了眾多省內外游客前來參觀游覽。
館長林陳林、志愿者王同滿接受采訪時一起合影留念
談及這來之不易的紀念館,林陳林館長多次提到從內心感恩那些愛心企業家、志愿者的捐助及當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據他介紹,天臺銀輪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小敏、工會主席高主任連續為紀念館捐助了50余萬元;天臺縣供電局連續贊助材料款70多萬元;大余村書記葛慶平為該館建設墊付資金等等。
與此同時,林陳林還重點介紹紀念館在多年建設中得到了坦頭鎮黨委書記陳加錢、副書記胡達高、組織部長季維軍、天臺縣財政局長戴敏華、天臺縣黨史辦主任曹欽濤、天臺縣組織部副部長林天華、天臺縣縣委宣傳部部長曹照紅以及天臺縣旅游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品味瓦窯精神:讓紅色薪火代代相傳
隨著文物陳列室、革命烈士紀念碑、瓦窯革命紀念館逐漸建立起來,歡岙瓦窯革命史料日趨豐滿。基地所在的坦頭鎮每年會組織大量黨員干部前來接受紅色教育。
據當地愛心志愿者王同滿介紹,近年來,前來瓦窯掃墓、緬懷的人越來越多,老林也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護和建設基地,在他的努力下,館內藏品達到500余件,瓦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增加了兩個炮臺、抗日戰爭歷史涼亭和紅軍食堂,現在年游客量能達到20多萬人。
參觀結束后,大家與林陳林館長在紀念碑前合影
林陳林陪同中華志愿者一行參觀時說:“紅色基地的建設沒有終點,瓦窯的抗戰歷史,抗戰烈士的英勇事跡需要讓更多人知道和牢記,由于資金等方面的原因,我們需要更多的愛心人士和志愿者參與進來,大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讓紀念館的歷史內涵、文化內涵、精神內涵和思想內涵繼續放大光芒,讓紅色薪火代代相傳?!?/span>
在整個參觀紀念館的過程中,記者看到國務院辦公廳行政司原工會主席白雁女士,時不時在文字展框前駐足,在歷史圖片前凝視,用筆記錄下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跡,用手機留下珍貴的歷史畫面,用心感受革命先烈不畏艱難、義無反顧的革命精神,并從中領悟黨的初心和使命,汲取信仰和前行的力量。
參觀即將結束時,白雁女士告訴記者,林陳林老人雖已74已高齡,當談起當年的崢嶸歲月時,他眼里依舊閃著光,那種深入骨髓的革命情懷,讓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是他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天臺革命歷史,也讓革命精神繼續傳承發揚下去。
瓦窯革命紀念館館長林陳林是當地烈士后人,更是我們值得弘揚的志愿者。37年來,他致力于在天臺瓦窯這塊紅色的土地上修繕革命遺址,還原革命史,傳承父輩革命火種。他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勇敢拼搏的紅色精神,讓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
·市場監管總局《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實施十周年暨信用監管成就介紹 專題新聞發布會實錄2024-10-31
-
·市場監管總局舉辦 首屆“監管為民”杯廣播體操比賽2024-10-30
-
·中國散文學會、北京市石景山區作協黨建活動《志愿軍?存亡之戰》觀影座談圓滿結束2024-10-30
-
·民建安陽市委會第二支部傳達貫徹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2025-04-14
-
·愛心筑夢 情暖中原——安陽北關區婦聯和河南智達康開展公益活動2025-04-12
-
·安陽市中醫院醫療集團安陽市婦幼保健院殷都醫院舉行揭牌儀式2025-04-12
-
·殷都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2025年護理技能競賽圓滿落幕2025-04-12
-
·安陽市VTE中心評審專家組到殷都區人民醫院檢查指導工作2025-04-12
-
·開利中央空調助力第十八個世界孤獨癥關注日公益宣傳活動2025-04-02
-
·殷都區人民醫院護理部舉辦讀書分享會階段性匯報活動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