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志成城抗疫情 文藝戰線在行動—— 張立剛(四)保衛武漢 張立剛 城邑完完命俱危,疫毒肆虐萬家悲。 舉國救助江河涌,號令馳援雷電催。 上陣巾幗皆列女,尊神雷火兩豐碑。 政通民勇渾無怕,不滅瘟魔誓不回。 天凈沙二闋 張立剛 疫年 大年口罩空城,病毒江漢哭聲,黨政千軍號令。戰則必勝,國人十億拼爭。 家鄉 元宵哨卡喇叭,閉門街禁宅家,酒肉清茶地瓜。何時作罷,進城一覽繁華。 編輯:林臏2020-02-27
-
眾志成城抗疫情 文藝戰線在行動—— 李耀亭(三)戰? ?疫? 魔 李耀亭 一 流年庚子起驚風,荊楚江城傳哀嗚。 噩耗傳到北京城,驚動中央決策層。 運籌帷幄習主席,指揮鎮靜顯英明。 組織科學來救治,精準施策搞防控。 二 長江咆哮黃河吼,華夏兒女眾志城。 軍隊發揚好傳統,關鍵時刻去沖鋒。 一方有難八方援,愛心人土多捐贈。 國際社會多關注,同心協力抗疫情。 三 中華兒女多奇志,戰天斗地鬼神驚。 西方某國暗慶幸,笑看中國鬧疫情。 神州華佗多智慧,科學防控戰瘟神。 眾志鑄就摩天劍,刺破帝國白日夢。 四 白衣天使勇逆行,舍家拋子救蒼生。 鄉村干部守崗位,晝夜值守不歇停。 公安司法與交警,堅守崗位頂寒風。 全國人民一條心,定能斬除疫魔根。 2020.2.18 編輯:林臏2020-02-27
-
冰耘抒情詩《讀春》走進春的深處這個春天,不該來的來了,該走的也會走,帶走了許許多多的花痕和葉跡。 讀? 春 冰? 耘 今年庚子春 蹊蹺了初開的芳心 裹挾著天地的腳步 把趔趔趄趄把懵懵懂懂 拱手給了這個搖搖晃晃的季節 如果不是疫魔來犯 這個春仍然像從前一樣 早已抖落滿地的盎然 然而? 人們行于春的邊緣 烙下的痛 無法愈合特殊時節的千瘡百孔 惶恐、煩悶、怒吼 和焦灼的廝守、渴盼撲面而來 一幕幕生死時速的較量輪番上演 把春踩踏得支離破碎 你? 聽見了春蹲在一角慟哭嗎 不? 還有 春為生命發出的吶喊 替那些逝者的默默禱告 為那些逆行的勇士們發出的鏗鏘請戰書 春??總想把爛漫托付給天穹蒼土 總想為人們營造一頓饕餮盛宴 可是? 可是 這場叵測的疫風 拒一切的念想于千里之外 春? 披起哀鳴的外套 不僅送走了院長、博導、教授和導演 那一條條鮮亮的背影 還卷走了院士手中那把獨創的伽馬刀 健美冠軍那塊鋼板似的肌肉 畫家筆下的那簇潑墨水彩 以及詩人箋下的那抹鄉愁 還吞噬了多少與死神博弈的白衣將士 以及本該在春的懷抱里纏綿的鮮活的生命 還有? 多少人世間的未了情 一一遺落在春的碎夢里 庚子年 你難道真的如人們所說 裹著天災人禍而來嗎? 難道你真的想與疫魔妖風為伍嗎 成心讓人們與這個庚子坎過意不去嗎 你把一個不寒而栗的春送給我們 你究竟要傳遞什么樣的訊息呢 誠然,這個春日里 暖陽 彩虹 熱血還有驚喜帶來的怦然心跳 以及穿梭的腳步 把一個個生命烘然托舉 誠然,在這個季節 愛 同樣根深蒂固著無怨無悔的誓言 當然 爭議、質疑、拷問夾雜著貪婪、粗暴和無知 也一同在春的指尖上訇然跳躍 禍兮福兮 庚子春? 不該來的來了 該走的也會走 惡兮善兮 但愿所有的人讀懂春暖花開 讀懂因果讀懂居安思危 讀懂藏匿于春光下的陰霾 陽光下的風雨雷電 期許? 這江飽含酸澀的春水 滾滾東逝 從此 ?不再倒流 相信? 春天里所有的美好 終將和我們相伴相依 我們蹲在春的拐角,靜聽風的呻吟! 庚子春,注定了狂風驟雨的到來嗎?陽光,彩虹,或許緊隨其后! 冰耘:贛籍北漂作家、詩人、音樂人、書法家 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大眾音協會員、人民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國際詩詞協會顧問、作家報首席編委等 文學及音樂代表作:《我娘我心》《云絮飄飄》和《家國情懷》《八一紅》《中華墨寶》《同窗一回》等。 現為:中國演藝書畫院院長、中國畫商協會會長、江西蕓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等。2020-02-25
-
眾志成城抗疫情 文藝戰線在行動——王宏生(二)江城春潮涌? 迎來艷陽天 ——致抗疫一線 一 荊楚鄂地風云起,陰霾寵罩江城地。 病毒肆虐事態急,一級響應來抗擊。 天使逆行武漢城,專家精英顯高能。 科學研判謀方略,果敢行動封江城。 二 萬眾一心齊上陣,構筑堡壘抗疫情。 白衣天使打先鋒,奔赴前線擔使命。 晝夜奮戰在一線,危難時刻顯忠誠。 妙手回春顯神通,懸壺濟世救蒼生。 三 雷火神山鐘南山,十天建成世驚嘆。 各路神兵來援助,打響抗疫攻堅戰。 雷擊火燒一齊攻,三山合力鎮妖魔。 烽煙滾滾旌旗紅,眾志成城戰疫情。 沖鋒陷陣土氣足,抗疫戰役一定勝。 四 華夏大地一盤棋,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方有難八方援,萬眾一心排萬難。 企業明星捐巨款,多國救援到武漢。 江城春回暖陽升,陰霾退去艷陽天。 2020.2.17日 雨后彩虹 一 亥末庚初鄂地荊楚,病毒肆虐江城封堵。 疫毒擴散萬民感染,草木生悲江河流淚, 疫情嚴峻華佗何奈? 二 中央指令一級響應,天降神兵救援江城。 一方有難八方救援,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三 雷火神山大顯神能,電擊火攻圍殲瘟神。 決戰武漢戰旗火紅,凱歌高奏旗開得勝。 陰霾退去神州晴日,風兩過后麗日彩虹。 2020.2.18日 詠春 春風送暖 大地回春 杏桃綻放 綠柳吐新 田野增綠 枝頭粉紅 山花爛漫 景色宜人 山鄉風光 春滿太行 磁州春景賦 七? ?絕 一夜春風桃杏開,花香自有蜂蝶來。 蝶戀花芯蜂鬧春,磁州春景迷人魂。 作者簡介:王宏生,男,生于1960年6月,大專文化,中共黨員,1977年參加工作。現任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北賈璧鄉文化站長,兼任省、市、縣多家媒體特約記者、編輯。邯鄲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0-02-23
-
【孫倩】時代英雄——謹以此歌向新時代的大愛英雄致敬時代英雄 ——謹以此歌向新時代的大愛英雄致敬 演唱:孫倩 作詞:劉海銘 劉山河 作曲:許曉杰 朗誦:任昊然(學生) 出品:中品聯(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發行:劉海銘文創社 朗誦: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 新時代的英雄啊 你們用大愛傳承大愛 用生命托起生命…… 勇敢不需要張揚 英雄來不及多想 踴躍請戰讓我先上 逆行的人啊正在沖向前方 使命不需要承諾 英雄來不及回望 國難當頭我來擔當 逆行的人啊不可阻擋 啊逆行英雄 新時代的榜樣 不管疫情多么頑強 你給了我們信仰的力量 啊逆行英雄 我們的英雄 你用無疆大愛去彰顯 彰顯每一處渲染人道的執著 勇敢不需要張揚 英雄來不及多想 踴躍請戰讓我先上 逆行的人啊時刻沖在前方 使命不需要承諾 英雄來不及回望 國難當頭我來擔當 逆行的人啊勢不可擋 啊逆行英雄 新時代的楷模 不管戰爭多么艱險 你給了我們無比的堅強 啊逆行英雄 我們的英雄 你用橙天大愛來譜寫 譜寫一曲曲不朽的生命之歌 孫倩:1990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音樂舞蹈系。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獨唱演員、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會員、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藝術學院音樂學專業特聘教師。1986年參加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獲優秀歌手獎。1991年受國家委托赴日本福岡參加國際藝術節。1992年參加春節晚會。1994年參加中國民族分類演唱精英賽獲得優秀歌手獎。1995年參加民政部青年歌手大獎賽獲得二等獎。2019參加首屆“中國食安之聲”春晚并獲金獎!2019年被授予“中國農產品好品牌形象大使”榮譽。2020-02-18
-
眾志成城抗疫情 文藝戰線在行動【王宏生】贊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鄉村干部 一 庚子年近疫情襲,病毒肆虐形勢急。 全鄉一級來響應,鄉村聯動嚴防控。 領導一線來督陣,干部黨員去沖鋒。 二 村村展開自衛戰,設卡布控嚴防范。 高音喇叭廣宣傳,家家戶戶守家園。 入戶摸排細查看,掌握民情把檔建。 三 村村打響保衛戰,逆行出陣上前線。 舍家忘我保黎民,眾志成城抗疫情。 關鍵時刻能出征,危難關頭顯忠誠。 四 疫毒無情人有情,社會賢達獻愛心。 捐款捐物來支援,同舟共濟度難關。 同心協力抗疫情,抗擊戰役一定贏! 【梁志成】眾志成城抗疫情 一 宇宙循環庚子年,瘟疫降臨天地間。 新冠肺炎現武漢,疫情殘酷超非典。 慎防病毒再擴散,外域城鄉隔病源。 為滅疫情保民安,舉國軍民齊參戰。 二 習總親督發令箭,火速抗疫建醫院。 雷神山連火神山,救命雙院十天建。 白衣天使軍醫團,各界精英赴前線。 醫神斗士握利劍,誓抓邪魔送西天。 三 非典年間英雄漢,內科神醫鐘南山。 搏命精神抗惡魔,新冠戰疫獨當先。 巾幗英雄李蘭娟,莫大年齡上前線。 國家院士民稱贊,抗疫奮戰攻難關。 四 前線楷模數不盡,凱旋頒獎暫莫談。 干部黨員世界觀,遇難沖鋒奔在前。 華夏軍民心相連,決戰瘟神莫等閑。 待到山花爛漫時,國泰民安笑開顏! 【左斌】戰“疫”有感 新年伊始,冠狀病毒象一條兇惡的毒蛇,向我中華民族迅猛撲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瞻遠矚,洞察危急,當機立斷,英明決策,精準布控,重拳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掐住毒蛇咽喉,阻斷疫情傳播,勝利的曙光己照亮東方,有感而發,吟詩一首。 舉國上下總動員,群起大打滅疫戰。 中華東西南北中,眾志成城戰火燃。 疫魔無路可逃遁,只能亡 命歸西天。 指日可待慶功日,中華兒女笑開顏! 編輯:林臏2020-02-17
-
冰耘詩歌《雪殤》北國 這場糾結了許久的雪 夾雜許許多多的惆悵 終于傾瀉而來 把春染了個天翻地覆 把一萬種悲憫落進了大地孤冷的懷 沒有嬉鬧玩耍 沒有風花雪月 更沒有尋梅踏春 連風都停止了招搖 人們隔著一扇禁錮的窗 無奈地承受這無色無味的洗禮 雪 飄落的瞬間 就像凋落了一枚白色花瓣 如同情人節過后所有的花都枯萎一樣 無力地 喑啞在春的拐角 愁云密布在天空里 白色的煙囪繼續麻木地 冒起帶血腥味的濃濃的白白的青煙 蘸開刺眼的雪色 透出一股快要窒息的寒流 白色的大褂夜以繼日廝守著那份純潔 望著窗外茫茫的那簇白 早已把雪一樣的誓言融化成快要流干的淚水 室內雖然絲絲的暖和 卻覆蓋不住窗外那漫卷飛舞的恐懼和怒吼 還有多少冷峻而急切的期盼啊 雪 慢慢搖落 一如搖落江漢城黎明前的碎夢 這場雪下得所有的人隱隱作痛 仿佛在祭奠那些不明不白的冤魂 雪啊 請求你慢點慢點下吧 我知道你的心事 你 也許不清楚我們的痛楚 我們 還有我們的我們 依然在冬日里跋涉春天里掙扎陽光下煎熬啊 你知道嗎 此時此刻 雪沉默了 沒有盡頭的路 我們還要走多遠 走多遠啊 雪 無語了 仿佛在怯怯地丈量每一個急促的心跳 既然這樣 就讓雪 再飄一會兒吧 飄進南疆飄進海角天涯 就讓我 讓你 讓她 覆蓋著這層遲來的雪 一起 靜靜地默默地期許 春暖花開 2020.2.14 冰耘:贛籍北漂作家、詩人、音樂人、書法家 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國際詩詞協會顧問、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作家報首席編委等 文學及音樂代表作:《云絮飄飄》《我娘我心》及《家國情懷》《八一紅》《中華墨寶》等 現為:中國演藝書畫院院長、中國畫商協會會長、江西蕓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2020-02-16
-
【王宏生】戰神之歌戰神之歌 一 庚子之春年關近,冠狀病毒起江城。 瘟神肆虐病毒兇,疫情嚴峻發軍令。 一級響應事緊急,抗擊戰役齊上陣。 二 國難當頭疫情緊,各路精英顯高能。 天使請纓擔使命,奮不顧身往前沖。 棄家別離赴火線,舍身忘我救蒼生。 三 鐘老院土到江城,研判疫情擔重任。 總理督戰疫區行,再擂戰鼓令沖鋒。 專家精英聚江城,破解難題戰瘟神。 四 一方有難八方援,企業明星捐巨款。 國家救援到前線,同舟共濟度難關。 全國上下一盤棋,眾志成城克時艱。 五 雷神火神顯威力,大戰武漢創奇跡。 雷擊火攻陣勢猛,瘟神疫魔何所懼。 華夏兒女多奇志,戰勝疫魔迎勝利! 致敬抗戰一線將士 一 南國江城起蒼黃,冠狀病毒逞兇狂。 抗擊防控下指令,全國各地齊響應。 白衣使者打先鋒,整裝上陣是奇兵。 二 鐘老院士擔使命,一線指揮抗疫情。 政府總理來督戰,雷神火神兩山雄。 十天建成雙杰作,中國速度世人驚! 三 一方有難八方援,全國各地愛心暖。 企業明星捐巨款,八方物資援一線。 眾志成城克時艱,同舟共濟排萬難。 四 雷火山神齊參戰,三山合力鎮魔妖。 春風楊柳萬千條,中華九州盡舜堯。 待到春暖花開日,高歌凱旋看妖嬈。 元 宵 之 夜 年年元宵年年鬧,今年元宵無歡笑。 不見花燈千萬盞,只見大街人稀少。 天上月宮本寂寞,地上人間何悄悄? 清平盛世瘟神降,十億伏兵豈能饒! 作者簡介:王宏生,男,生于1960年6月,大專文化,中共黨員,1977年參加工作。現任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北賈璧鄉文化站長,兼任省、市、縣多家媒體特約記者、編輯。邯鄲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 他酷愛新聞寫作和文學創作。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后在各級新聞媒體發表稿件千余篇。散文、詩歌、報告文學作品百余篇并有數十篇獲獎,多次被評為市縣“十佳新聞工作者”和先進基層文化工作者,受到宣傳文化系統的表彰和嘉獎。他的事跡曾先后被多家媒體報道被當地稱為是為農民寫,寫農民的忠實代言人,基層文化宣傳戰線上的領頭雁。2020-02-16
-
「東坡石」疫情面前別再催我去寫詩 我的詩藏在了心底 那些災難與悲凄 那些生死與別離 那些吹號與抗議 那些汗水與淚滴 那些英雄與奸佞 那些幫助與友誼 那些一切的一切在心里 ?我們的心都是一面鏡子 ?疫情面前 ?那些挑戰與責任 任誰也無法逃避 作者簡介:王興舟,筆名東坡石,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理事。2020-02-15
-
江蘇如東沙家莊郭氏溯源文/郭必謙 國家圖書館現珍藏著一套汾陽王郭子儀后裔家譜《雉水郭氏宗譜二三十卷》,這套家譜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郭先培主修的。 “雉水”,是如皋的別稱。如皋是南通地區第一個建縣城的城市,晉代時屬廣陵郡(泰州),管轄南通地區。五代十國時期,周朝設通州,建通州城(今南通市區),如城(如皋縣)管南通北部地區,通州(南通縣)管南通東南部地區。元宋明時期,如皋歸揚州、泰州管轄,通州歸蘇州管轄。清雍正年,如皋改屬通州。抗戰時期,1940年10月,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三縱隊東進掘港,在馬塘鎮接管 國民政府如皋縣政府,建立根據地。之后,將原如皋縣一分為二,如皋東鄉改為如東縣,如皋西鄉、南鄉、北鄉仍為如皋縣。新中國成立后,如皋縣、如東縣都屬于南通市。 南通東臨黃海,南瀕長江,位于江海交匯處,全境為不同時期的幾次大規模沙洲連陸,而形成的江海沖積平原——江海平原。如東早期的祖先正是圍墾造田,建鹽場、漁場,開荒拓地的創始人,都經歷了艱苦卓越開拓時期的磨難。 山西汾陽堂郭氏系元末避亂遷居到如皋、如東一帶,并逐步成為如皋、如東境內的望族。至今,如皋境內有郭家園、郭家莊、前郭家園、郭家老園、郭家洋等6處。如東境內,郭氏后裔分布于豐利鎮、馬塘鎮沙莊村、徐莊村等地。 筆者于2019年4月底專門到北京國家圖書館查閱、抄錄《雉水郭氏宗譜二三十卷》部分內容。據家譜記載:如東郭氏始祖叫郭君章,元順帝兵亂時期,曾為武將,棄官隱居如皋。 從家譜第二冊圖像上講述的郭氏名人,二世祖郭士賢,明朝文官;三世祖郭本學,讀書人;四世祖郭允高,明朝文官;五世祖郭隆(日下一個“隆”字)公,郭銓,讀書人;六世祖郭信菴,讀書人;七世祖郭君震,明朝文官;八世祖郭中宇,明朝儒將;九世祖郭紹中、郭公且、郭宗城、郭開生,清代讀書人或文官;十世祖郭龍白,郭良傑,清代讀書人;十一世祖郭瑞祥,讀書人;十二世祖郭楚惟,郭吉菴,讀書人;十三世祖郭彬文,郭人也,郭養秋,郭斗南,或讀書人,或教書先生;十四世祖郭賡堂,郭春圃,郭瑟亭,郭潤齊,郭煥若,郭韻墀,讀書人,鄉紳;十五世祖郭紹言,郭先培,讀書人;十六世祖郭枚臣,讀書人;十七世祖郭楚善,讀書人。 郭椿緒遺留的沙家莊郭氏簡譜圖系 9月—10月間,筆者多次回如東縣馬塘鎮沙莊村走訪親友,采訪了高齡老人郭必昌、郭捷、郭拔、郭可劍等老人,他們回憶沙莊村始祖叫良傑公,郭良傑在《雉水郭氏宗譜二三十卷》中為的十世祖。從郭椿緒(郭凎,已故)遺留下的一份“郭氏世系圖”,我看到: 沙家莊郭氏始祖郭良傑——二世祖郭文奎、郭文學、郭文徵——三始祖郭圣修——四世祖郭魯觀、郭斗南、郭養秋、郭大猷(斗南公、養秋公為《雉水郭氏宗譜二三十卷》十三祖之一)——五世祖郭潤齋、郭韻墀(韻墀公為(《雉水郭氏宗譜二三十卷》十四祖之一)——六世祖郭普堂、郭磁香、郭衡伯、郭翅甫、郭季野(郭先琴);郭子嘉、郭青寺、郭一涵——七世祖郭茂由、郭篤忠、郭子榮、郭文炳、郭聰四、郭范臣、郭潤卿、郭紫林、郭喬——八世祖郭子成、郭巖卿(無子女)、郭磊泉(又名郭理緒)、郭從寅(又名郭承緒);郭配麟、郭跐祥;郭飛卿、郭明載、郭沛霖、郭銘、郭宏緒(郭府佑)、郭金緒、郭椿緒、郭泉緒、郭昆緒(揚州)、郭松緒、郭嘉緒(南通)、郭奎緒;郭益生、郭履之(郭錫吾);郭佑堂、郭飛卿、郭履安、郭次梅、郭玉坤等人。 八世祖郭履安是筆者的祖父,他繼承祖產,有良田千畝。曾在20世紀30年代,到通州西亭鎮去創辦民族實業(南通棉織九廠),因多種原因而失敗。抗日戰爭期間,陶勇、姬鵬飛率新四軍第三縱隊來開辟抗日根據地,建立如皋縣抗日民主政府,我祖父郭履安捐贈錢糧,支持抗日,作為開明紳士代表加入縣政府(當時縣政府在豐利、馬塘辦公)。三縱司令部多次駐扎在我老家,1941年7月陶勇與朱嵐在沙家莊結婚,祖父為此協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 沙家莊的郭氏第九代人數眾多,在戰爭年代有的出外參軍(八路軍、新四軍),有的出外求學,分散到全國各地及港澳臺地區,甚至有的流散到美國、加拿大。 第九代可字輩,目前統計的人數有:郭可大(北京)、郭可義(大連)、郭可鼎(大連)、郭可仁(美國);郭可守、郭可敦、郭可宗;郭可慈(筆者的父親)、郭可親(青州)、郭霞飛(杭州)、郭涵秋(南京)、郭婉香(嘉興)、郭寄生(郭可惠,嘉興);郭可武(郭君健)、郭可誼(煙臺)、郭可鴻、郭可芬,郭可桃,郭可蕓(嘉興);郭可宏;郭可山(上海)、郭可久、郭可嘉、郭可慶、郭可才;郭可川、郭可明、郭可寄;郭可則(南通)、郭可勤(新疆);郭可蕓、郭可政、郭可毅、郭可宗、郭可濤、郭可官、郭志文等人。 第十代必字輩,目前統計到的人數有:郭飛(南通)、郭俊(北京)、郭玲(北京)、郭珊(北京);郭晨(大連)、郭濱(大連);郭杰(美國);郭必武(武漢)、郭必成;郭必昌、郭必娟;郭必勝、郭必剛;郭必華(新疆)、郭必榮(新疆)、郭必任(新疆)、郭必祥(新疆);郭必玉、郭正宇、郭建宇、郭新宇;郭捷(甘肅)、郭拔、郭挺、郭捍;郭必大、郭必珍、郭謙(郭必謙)、郭潔(嘉興)。 第九代、第十代人才輩出,郭可大(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研究所教授、著名醫學科學家)、郭可慈(外語專家、作家)、郭可守(詩人)、郭可義(大連醫科大學教授)、郭可仁(我國早期飛行員)、郭涵秋(南京武警醫院主任麻醉師)郭可誼(曾為解放軍某部團長);郭飛(曾為解放軍某部師長)、郭俊(高級工程師)、葉榛(郭俊妻,清華大學教授)、郭晨(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必武(武漢建筑設計院總工程師)、郭謙(作家、書畫家、學者)。第十一代,當代俊秀也在崛起,如郭新風(銀行家)、郭潔(南通企業家)、郭金珠(曾任北京國家級出版社副社長)、郭迪(清華大學博士)郭超(南通企業家)等人。 沙家莊郭氏字輩排行為:“襄宏先世緒可必厚延承”。 沙家莊過去的郭氏門聯為:“汾陽世澤;虢國家聲”。 祖訓為:敦行孝悌,睦族和鄰;上希圣賢,次作善人;勿貪財色,勿競血氣;勤業守份,徐存仁義;祖則汝福,佑汝勿替。 沙家莊原來屬于吳凌鄉管轄,建國后,吳凌鄉改為尊三公社(1958),凌三公社(1965)、凌民鄉(1985),2001年凌民鄉與馬塘鎮合并,沙家莊歸馬塘鎮管轄,改名為沙莊村。 清嘉慶年間(1796~1820),沙氏一支從如皋南鄉遷徙而來,在此興宇建屋,務農經商。沙氏與郭氏雜居,以郭姓為主。郭氏大戶人家占多數,但貧戶沙氏人數眾多,故稱為“沙家莊”。沙家莊由南園、中園、北園三部分組成,南北長、東西窄,總占地約1.5平方公里。南北園以住宅為主,中園為商居中心。小集市店鋪自西向東一字排開,小街雖不到半里長,卻熱鬧非凡。1940年新四軍東進后,粟裕、姬鵬飛、陶勇、葉胥朝常率隊伍駐扎在沙家莊。郭氏家族慷慨解囊,多次為部隊解決軍糧等軍需物資,支持抗戰。如東縣第一任縣長葉胥朝把兒子寄養在郭可守家,郭的祖母徐國光對外守口如瓶,直到抗戰勝利。 新中國成立,因馬豐公路的建造,馬豐河的拓寬,沙家莊原來的小街撤除,變為一片農田。街道移至馬豐河西側,變為南北走向,并以河為界,河東叫沙莊村(沙家莊),河西叫徐莊村。 沙家莊地理位置圖,沙家莊村委會在標注1 沙家莊北五公里是豐利古鎮,南五公里是馬塘古鎮,西側的馬豐河勾連著如泰運河,水網密布;馬豐公路北通沿海高速,南接啟揚高速,交通運輸便捷;當地的馬豐小學、邱升中學是全縣聞名的學校,教育條件良好;土地肥美,盛產水稻,蔬菜、瓜果,堪稱魚米之鄉;離黃海邊的洋口港、小洋口風景區近在咫尺,也是可以品味“海風、海鮮、海韻”的地方。 沙家莊還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有故事的地方,歷代有“跳馬伕”祭神驅邪震懾敵人的傳統,被稱為馬伕村。 “跳馬伕”源于唐朝肅宗年間,將軍張巡出奇招,令士兵身腿綁扎馬鈴跳躍奔跑,以鈴聲嚇退了安祿山叛軍。張巡戰斗中以身殉國,被唐肅宗追封為“都天王爺”,百姓便建廟祭祀,告祭樂舞為馬夫跳舞。這一非遺文化藝術隨郭子儀后裔的遷徙,從陜西帶至江蘇。明清時,倭冦、海匪常常騷擾沿海,如東豐利、馬塘、掘港一帶的人民追思英烈,祈求神明消災降福,逐漸將供奉樂舞演變為民間舞蹈:“跳馬伕香”。沙家莊因還有清帝乾隆巡海遇險,太醫李育昌竭力背負乾隆至沙家莊入廟救治,乾隆封李太醫為廟神pan>……沙家莊從此以“跳馬伕”壯威,激勵義勇,漸成習俗。沙家莊男子過去總以能參加“跳馬伕”為榮。新中國建立后,如東“跳馬伕”幾進京城演出,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國人則戲稱為“中國迪斯科”。但是,“跳馬伕”演出的成本很高,需要數十乃至上百人,因此,鄉村“跳馬伕”祭祀風俗已經失傳,百姓只能在如東縣創新藝術團下鄉演出時,欣賞到“跳馬伕”的舞姿。 總之,沙家莊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民風淳厚質樸、謙和好客、勤勞善良。“和諧家園、美麗沙莊”的口號已成為沙莊村人的奮斗目標。筆者認為,沙莊村是一個有利于郭氏后代生長、成長的好地方,郭氏后代也會弘揚血脈里祖先留下的尚德崇禮的氣節和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會激勵自己不斷奮斗,為光耀祖先、光耀家鄉、光耀國家而做出貢獻!而生活在外地異鄉的郭氏后代,也會惦念家鄉——沙家莊,時時為家鄉的建設、發展去盡綿薄之力。 附件: 著名醫學科學家郭可大簡介: 郭可大(1912—2001)又名樂生,醫學微生物學家,醫學真菌學家。出生于江蘇如皋縣豐利區吳陵鄉沙家莊(現如東縣馬塘鎮沙莊村)。1917年就讀于如皋縣豐利區吳陵小學,1924年考入江蘇省南通中學。1928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學預科。1929年在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學習,1935年畢業后,赴德國留學, 1937年獲漢堡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抗日戰爭爆發后,他于1938年回國,輾轉多地。先后受聘于同濟大學醫學院、西北醫學院、齊魯大學醫學院、上海醫學院、沈陽醫學院及中央防疫處。1947—1948年間,郭可大到美國多所大學進修深造。回國后,他在上海圣約翰大學醫學院任細菌學主任教授。 新中國建立后,郭可大調到北京任中央衛生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前身)研究員、真菌研究室主任,1957年轉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任真菌研究室和克山病研究室主任。他把全部精力投入醫學真菌和大骨節病、克山病的病因研究上,曾組織32位專家翻譯《秦氏細菌學》第三版,參加編著6部專著,先后發表論文32篇。1952年,他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1978年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等職。他長期從事醫學真菌學、大骨節病病因和克山病病因研究。20世紀50年代初,他提出“克山病主因真菌毒素中毒學說”,受到世界克山病防治科研學術界的重視,目前仍為克山病病因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外語專家、作家郭可慈簡介: 郭可慈(1933—2002年),江蘇如東縣馬塘沙家莊人,能用中英俄三種語言寫作,英語教育專家、作家、文藝評論家、文史學者。他曾在南通師范學校(現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蘇師范學院(現蘇州大學)求學。在正場小學、南通師專(現南通大學)、南通地區教研室、通海中學、正場中學、通州市教師進修校任教國文、俄語、英語。兼任過通州市《教學與進修》雜志編委、《福建中學英語報》高中版主編等職務,潛心中學外語教學研究30余年,出版英語教學輔導著作及詞典12本。曾在《光明日報》《人民教育》《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英語輔導》等報刊發表教學論文80余篇,其中,《鄒韜奮談外語教學》和《中學英語禮貌語言教育》以頭版頭條刊發。其傳略已被載入《中國外語教育名人錄》等書。 20世紀五十年代,郭可慈開始寫散文隨筆、游記等文學文章,九十年代開始進行圖書評論,在《河北日報》《中國圖書評論》《圖書廣角》《文學自由談》雜志等刊物,發表圖書評論等文章六十余篇。同時,他進行文史研究,在《世紀》《紅楓》雜志、《江海晚報》《太原日報》《蘇州晚報》等刊物發表文化史研究文章數十篇。九十年代末,他分別加入南通市作協、中國圖書評論協會。曾自編印行(發表過的中文)文集《花甲文存》《十英齋偶筆》,2004年,他的45萬字現代文化史著作《現代作家親緣錄》(與郭謙合著),由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郭可慈、郭謙父子文選》將出版。 詩人郭可守簡介: 郭可守(1916—2005),字存孝,別名更生,如東縣馬塘鎮沙家莊人。曾輾轉驅馳于南通如皋如東及浙江永康金華等地從事教職。曾任如皋中學教師、如東馬塘小學校長。創作詩詞達四千余首,少年時代曾跟隨尤無曲學畫,與尤無曲師友相交。詩詞曾入選《中國當代詞選》,出版有《醞花盦詩稿》。 智能控制與船舶自動化系統專家郭晨簡介: 郭晨,1956年出生,1982年1月本科畢業于重慶大學自動控制專業,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為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帶頭人。曾在大連海事大學任教近四十年,主要從事船舶自動控制系統,船舶輪機系統仿真,智能控制理論與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及應用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現為大連海事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船舶電氣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均為第一獲獎人),2019年獲得中國交通教育突出貢獻獎。 建筑設計專家郭必武簡介: 郭必武,1941年生于江蘇如東縣沙家莊,196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現為武漢建筑設計院總工程師(教授級),建設部建筑工程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曾主持了武漢客運港、武漢世界貿易大廈、武漢體育中心的結構設計。2016年度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文化學者郭謙簡介: 郭謙,字甘泉,又名郭必謙,筆名汾陽后謙、沙漠駱駝。1957年生,學過大專中文、英語,1991年畢業于南師大教育系本科。20世紀70年代插隊下鄉,80年代當中學教師,出版過外語教學著作二十多本;90年代“下海”,在合資企業任經理,創辦企業;21世紀初進行網絡文學、文史寫作,辦報紙;2014年后專業寫作、書畫、文化策劃等。曾為新浪網博客文學聯誼會、博客文學圈創辦人,人民日報《藝術》雜志編輯,《博客世界》報主編、《財富周刊》常務總編。現為百體書法網總編,《作家報》副總編。已出版中文著作12本,有文化史記:《現代作家親緣錄》2冊,《走進名門》叢書4冊及《影響中國的文化世家》1冊。唐代文學研究扛鼎之著《盛唐十大詩人交往史錄》;文學散文集《美文如虹七彩飛》、《甘泉清音》;傳記《小剪花娘子魏伊平傳》、《平凡家庭不平凡的歲月》老革命戰士劉振儒家族傳記;書法史專著《中國百體書法概述》。個人主體文化活動有:2016年10月在北京宋莊舉辦“郭謙書畫展、散文集新書發布會”,11月現代文學館舉辦“郭謙向文學館捐贈圖書、書畫作品儀式”,2017年8月南通市文聯主辦“當代學者郭謙書畫展暨圖書、書畫捐贈儀式”,南通市作協主辦“郭謙《甘泉清音》散文集研討會”。2018年10月宋莊隆重舉辦“文化學者郭謙書畫展暨《平凡家庭不平凡的歲月》新書發布會”和“郭謙圖書朗誦會”等活動。2019年2月江蘇海門市文化局主辦“文化學者郭謙、李志丹捐贈圖書、書法作品儀式”,3月海門市美術館舉辦“文化學者郭謙書畫展”。8月北京市通州區文旅局主辦“文化學者郭謙向通州圖書館捐贈圖書、書法作品儀式。”11月如東縣文旅局主辦“郭謙回故鄉捐贈儀式”,12月南通市通州區古沙讀書節上,郭謙向區圖書館、四安中學捐贈活動成為重頭戲。五年來,電視臺、日報海外版網站、新浪網、網、《作家報》、《藝術家》雜志等數百家媒體對郭謙進行連續跟蹤專題報道宣傳。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