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現代人亞健康及疾病的根和本及茶療對其應用基本方略試論現代人亞健康及疾病的根和本及茶療對其應用基本方略 ? ? ? ?黑龍江省伊春市關東茶研究所? 劉志民 ? ? ? ?現代國人的衣食住行與40年前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攀升的同時,國民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高人數居高不下。艾滋病、白血病,抑郁癥,牛皮癬等和其他各種疑難雜癥在肆虐并呈上升趨勢,這是不爭的事實。 ? ? ?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對疾病防治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這次戰勝新冠病毒就是最好的例證。本文是我十幾年反復實踐和探討的點滴認識,因涉及中醫藥的理論問題,希望引起爭論和爭鳴,將中醫藥推向現代和新的歷史高度。 ? ? ? ?一、談根說本 ? ? ? ?標本兼治這句話,似乎中醫喊了幾千年,標都講清楚了,而本則成了談不清道不明的概念問題。我們在苦苦尋找了數千年的根和本,中醫都知道五臟受寒和氣血瘀滯,是本不是標,可實踐中如何治療,如同哥德巴赫猜想讓中醫入陷入雨里霧中。模糊的說辭導致方略存在偏差認知,使自然中受濕邪侵體的疾患逐漸變為難以根治的疑難雜癥。 ? ? ? ?其實,我們的醫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已列出公式“喝藥、火烤、出汗”!這是一把金鑰匙,道出了治病的真諦!當然,現代人的生活條件與東漢時期不能同日而語。但真理的法則不會有大的變化,就看你如何理解和把握了。今天就病源的根和本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實踐提出是由三個原因構成,即是:寒濕痹癥、氣血瘀虧和鹽帶潰蝕。 ? ? ? ?1、寒濕痹癥 ? ? ? ?寒濕痹癥是怎樣形成的?經驗證明五臟受寒,尤其是脾腎受寒才是關鍵之所在。 ? ? ? ?五臟是怎樣受的寒呢? ? ? ? ?首先是吃冰冷東西食物得來的。隨著現代制冷設施和設備在生活中的普及和應用,人們吃生冷食物已成為習慣。現在許多家庭不單單在夏天而是四季都給小孩子吃雪糕,喝冰水及各種冰凍食品。為什么肥胖癥襲擾我們的孩子?其中重要一點就是過度的吃冰冷的食物。凡是平時大吃大喝的吃客,現在有幾人不得三高?經常性的超極限的吃喝,尤其是愛喝冰鎮啤酒,時常意猶未盡,晚上再來頓宵夜,五臟不受寒是不可能的。現在,糖尿病和尿毒癥已成了多發性疾病,幾乎都是和過度的食用冰冷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究其原因是這樣的;人們五臟六腑的溫度大約在近40攝氏度,經常食用低于10攝氏度的冰冷食物,首先胃和消化道被降溫,由熱脹轉為冷縮,隨后低溫傳導整個腹腔的溫度也因此下降,五臟六腑及全身血管因而收縮。日積月累,日久天長受到冰冷侵蝕,五臟寒涼漸漸生成,一旦內臟衰弱到某個程度,由量變到質變,輕則身體不適,經絡不通,微循環堵塞,重則各種疾病纏身。 ? ? ? ?其次,是國人食物鏈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自古中國人的主食是五谷雜糧,副食是蔬菜水果豆類加零星肉類。為什么中國人大多數性格溫順和善良?不僅僅是受中庸文化的影響,很大程度取決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鏈,這也是地球所有動物生存的自然法則。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人的餐桌,肉和蛋不再是憑票定量的攝取。肉類由零星炒菜的配料變成了副食的主角,僅豬肉一項占比,人平消耗至少每年60斤。若再加上蛋類,禽畜魚類的攝取量,大有取代主食為五谷雜糧的傳統地位。這個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弊端是由此造成消化系統的傷害。顯而易見是三高人群的爆發,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些都是人類由素食食譜轉向肉食食譜過程中的副作用。預計需要幾十年甚至百年時間,至少幾代人才能慢慢適應,這是個緩慢進化的過程。 ? ? ? ?三高是亞健康的一個顯著的標志。是整個消化系統,甚至是整個機體不適應肉蛋白及食用過度的一個基本特征,恰恰也是促成五臟受寒成痹和氣血瘀虧的先決條件。 最后,促使人體寒濕痹癥另一個原因是西醫超量的輸液及藥液的溫度。由于現行的醫療體系屬于企業化運作,導致過度逐利。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吃奶的嬰兒,無論是感冒發燒還是重病急救,主要是進了醫院或診所,點滴輸液必不可少,住院更是天天輸液,到出院為止。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就是有些老人或病人開始住院的時候,還是輕癥,可是吊幾天針水以后就突然加重病情或去世了。明明輸入的藥水是對癥開出的藥方,為什么還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關鍵是藥液的溫度,低于人體的五臟六腑溫度,直接通過血管進入臟器,進入腎臟而運行循環于全身,造成身體急劇降溫,大劑量冰涼藥液進入血管進入腎臟,降溫的幅度取于藥水的實際溫度。給五臟六腑的降溫,遠遠大于口服冷飲進入腸胃的冰涼和身體受寒給血液降溫的程度。 倘若藥液的溫度大致接近人體的體表溫度,恐怕是另外一種結局了。輸液是直接從靜脈注入血管,說是科學,實質是違反自然規律的,經過時間檢驗,輸液帶來的副作用日漸明顯。 ? ? ? ?2、氣血瘀虧 ? ? ? ?氣血瘀虧包括兩個方面,氣血瘀滯和氣血不足。 ? ? ? ?氣血瘀滯的前因是由寒濕痹癥引起的。這里著重談肺部。五臟所承受的寒涼侵襲,當然肺部也是一樣的,由于肺的特殊功能,是身體的氣泵,主六腑通十竅,將直接從口鼻吸入的空氣轉換成動能,然后經血液循環將二氧化碳呼出。一吸一呼是生命的特征。若吸入過度寒冷的空氣,就會傷害喜熱喜濕的肺部,肺泡因寒硬結。首先是氣短咳嗽發燒,進而影響氣血的整體運行,這就是氣血瘀虧。 ? ? ? ?試想,受寒了的五臟六腑出現了萎縮和硬化,自然而然,自身功能弱化,不能很好的循環運行,慢慢的機能減退,開始出現的是呼吸系統的毛病,時間長了就成了慢性病。 ? ? ? ?氣血雙虧的瘀滯是以血瘀為主,也就是血粘稠度增高了,在這種狀態下乏力的五臟六腑,尤其是心肺推動血氣運行時就會力不從心,功能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其他臟器逐漸衰弱,哪個臟器比較脆弱,哪個臟器的臨床癥狀就會比較突出,人體患病的根源就在這里,病情由輕到重是個漸進的過程。氣血瘀虧的另一個主要特征是身體出現了經絡不通,微循環瘀堵,排汗困難,皮膚瘙癢,筋骨酸痛,四肢發麻等亞健康癥狀。 ? ? ? ?我們講人體臟器因寒而弱化,形成痹癥,氣血則因五臟六腑受寒,經絡循環受阻而造成瘀堵。經驗告訴我們,氣血雙虧的實際本質是身體缺水了。中醫講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內涵的鍥合度是大自然的基本屬性。合一表現在哪里?大家知道,地球實際上是個水球,水的容積達75%,而人體含水率也是約身體重量的75%。這不是巧合,是法則,是天道。氣血瘀虧,意味著人體納水不足,而患上缺水癥。 ? ? ? ?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之樹。如同地里的禾苗一樣,水足了生命茂盛,缺水了就會枯萎。只不過人缺水后導致身體氣血雙虧,各種各樣的疾病就會接踵而來,水缺失到一定程度就是會引發疾病的惡化。 ? ? ? ?由于氣血瘀虧,是由寒濕痹癥而來,所以許多人即便是喝水了,但人體吸收不了,時常出現尿急尿頻的現象。什么時候將五臟寒濕去除了,什么時候方能納水化虧,這就是中醫祛病的道理。 ? ? ? ?3、鹽滯漬蝕 ? ? ? ?五臟受寒和六腑不暢,導致氣血瘀虧,并造成缺水癥,使人體處于亞健康狀態,這就是中醫講的“未病”癥狀。這些癥狀還不足以給人帶來大的健康的問題。但氣血瘀滯的表現為經絡循環功能下降,微循環漸漸陷入堵塞狀態。隨之而來的是“三高”出現了,再往后是尿酸跟進,處在這個階段中,由于人們的生活質量,工作環境、興趣愛好,年齡差異,性別不同等等客觀條件的不同,有的人患上皮膚病,有的人骨關節出現了問題,有的人精神出現了不適,有的人則是五臟某個器官出現了腫瘤,正所謂是百病叢生。在疾病逐漸發展變化中,我們誰也離不開的食鹽在這個過程中對人體的副作用逐漸加大,并成為致病因素。 ? ? ? ?食鹽是人類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往往人們把它當做調味品來看待,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食品添加劑。沒有食鹽的話,無法溶解胃中的食物,無法吸收腸道中食物的營養,五臟六腑無力運送血液和水份,氣血無力滋養筋骨肌膚和細胞,四肢無力支撐身體的重量,這些全是食鹽正面的反應。基本原理是這樣的,食鹽和食物湯汁及唾液經過口腔咀嚼,進入胃腑并同胃酸結合,形成新的鹽酸溶液。胃酸是人體內儲備的天然鹽酸,它與所攝入的食物匹配的比例是相當吻合。假如鹽少了令消化不良,鹽多了,令口干舌燥。 ? ? ? ?食物在胃腑里一定時間內,胃酸完全將食物溶化成為糊狀。然后糊狀食物被推進十二指腸與膽汁混合,形成新的糖化液。將食物進行化學分解之后,一部分食鹽隨大便排出體外,余下的部分與胰島素匯合,轉化為營養液和津液,在特定的時間內滋潤全身所有細胞,最終以殘渣的形式進入尿液和汗液被排出體外。這是個良性的循環過程,承載著供養生命力的使命。隨著一日三餐周而復始的循環,吃進多少鹽分,就必須排出多少鹽分。等量的運行于人體,等量的排出體外,以確保身體健康并充滿活力。 ? ? ? ?身體一旦發生寒濕痹癥,進而氣血瘀虧,并由此造成經絡不暢,微循環堵塞,氣滯血瘀汗腺處于封閉狀態,結果是攜帶鹽分的血液和津液在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所有器官時,就有可能被滯留于原地,不暢通或只能緩慢流通,這時鹽的脫水作用就顯現出來,促使機體失去水份,病灶收縮形成功能性硬化,鹽分在身體部位瘀滯的時間愈長,所瘀滯部位的病灶越加嚴重。 ? ? ? ?另外,如果每日的吃鹽量沒有因為汗腺排泄不暢而減少,又增加血液和尿液的鹽量,血液高鹽分的運行,令血管受損收縮,彈性降低,因而產生高血壓,高血壓進一步使其他臟器受損,令胰腺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下降,無法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血液里糖分高,高血糖就這樣得來的。身體有了三高后,身體各個機能就越加衰弱。 ? ? ? ?綜上所述,千百年的中醫藥人夢寐尋找的致人體亞健康和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五臟六腑受寒濕痹癥和氣血瘀虧,而鹽滯漬蝕實則是根本的隱形殺手,沒有鹽滯出現,或許痹癥和氣血瘀虧只能使人體處于在亞健康狀態。因此結論是寒濕痹癥的氣血瘀虧是亞健康的根,由寒濕痹癥的氣血瘀虧,所導致的鹽滯漬蝕是疾病之本。 ? ? ? ?既然根和本明確了,疾病是一種自然現象,寒濕入侵我們的身體,那么我們就自然而然的能找到消除病因的辦法。因為中醫本身就是藥食同源的自然療法。針對這一自然癥狀我經多年研創了一款產品叫關東茶,由此而延伸的自然療法叫關東茶熱能療法。 ? ? ? ?二、茶療施治方略 ? ? ? ?世上任何一種理論學說的產生都是實踐的結果,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幾千年來中醫藥的偉大哲學思想,中醫是最具科學的過人的本領,僅靠三根手指頭,通過簡單深奧的望聞問切,把脈于寸關尺之間,就可探知人體內部的陰陽變化。幾味中草藥,加幾滴酒,再有推拿針灸刺激等手法,在化解人體的濕寒邪的同時護佑著中華民族5千年生生不息。我們尋根問底的過程,實際是挖掘和傳承的過程,亦是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創新的過程。 ? ? ? ?在前面論述的寒濕痹癥和氣血瘀虧及鹽滯漬蝕是個理論創新的問題,倘若沒有實踐,或者不來自于實踐,是站不住腳的。我于2004年因左腳踝骨骨折,由于不滿西醫的過度治療,我開始在民間尋醫問藥。后來想到把藥的苦澀轉換為茶的清淡,茶療就這樣應運而生。我將一種全新的生長于東北小興安嶺深山老林的茶葉冠名為關東茶,應用的方法稱為關東茶熱能祛濕療法。于是乎,在2010年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并在2012年榮獲國家授權證書,名稱為“用于治療風濕、關節炎、老年性退行性關節病的關東茶浴包”。證書的號碼為ZL201010300936.8。因此,我們在現代摸到了中醫藥幾千年尋根問本的這把金錢鑰匙,將民間的飲、泡、敷、烤、熏、蒸、悶、烙等零碎的技藝加以梳理,優化組合,形成現代科學實用的一套茶療方法。有了研創的產品加上應運而生的方法,思路自然而然的不斷拓寬,新的認知在實踐中不斷破解神秘化的疑難雜癥。 ? ? ? ?所謂的慢性惡性的疾患通通不過是大自然的五行變化誘引人體相對應變化的自然反應而已。逆襲而上,順勢而為,只要把握住中醫藥屬于自然療法這一特點,任何疑難雜癥都會被逐一攻破的。 基于幾年來的茶療臨床實踐和對重大疾病的新的認識,就其基本的要點,有必要復述幾句。 ? ? ? ?1、克寒要體現一個“熱”字 ? ? ? ?五臟受寒了,自身功能在下降,隨即氣血運化就出現了瘀虧的問題,熱脹冷縮,由涼結板而硬化是普遍現象,對五臟來講也不例外。用熱除寒祛濕是中醫藥的基本原理,在《傷寒論》著作中有完整詳細的論述,有一句經典時刻銘記“喝藥、火烤、出汗”。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 ? ? ?在克寒調理期間,要趁熱喝茶水藥汁,要泡較熱的藥液,要烙在熱炕暖床。唯有熱能才能對癥于寒痹,因為我們的嘴巴和鼻孔二竅是肺的門戶,在干燥和冷天,一定要帶好口罩加以防護,防止冷空氣吸入肺部,清理肺寒,需著重熏蒸來加以解決。 ? ? ? ?2、補氣血要關注一個“水”字 ? ? ? ?氣血瘀虧是五臟六腑受寒引起的,氣血瘀滯和氣血不足,實際上是人體的含水量已不足75%的數值。 ? ? ? ?補水怎么個補法?除了身體遭受意外,失血過多急救需要從血管里直接注入外,最好的選擇是將熱湯攝入胃腑,從熨熱六腑到傳導五臟而祛寒,進而補氣補血,有足夠量的氣血,加之熱能將經絡貫通,使微循環的瘀堵清障,打開汗腺的出口。 汗腺通了,意味著經絡亦通了,氣血充盈了,那么虧滯這個根引發的一切病變的根本消失了,最主要是鹽滯隨即消失了。 ? ? ? ?3、對瘀毒把握一個“泄”字 ? ? ? ?人體因寒而氣滯,血虧又因鹽而加速轉化的道理,認識了就不覺得復雜。克寒施熱,祛滯注水,這兩步基本解決了寒滯,血氣雙虧的問題,但不算最徹底的解決,還有一個瘀毒必須泄掉,才能恢復身體的健康狀態,這個瘀毒就是沉滯于四肢末端和舌根下為靜脈血攜帶不走的血尿酸,時間久了,就可能以栓塞或結晶的形態在血管中滯瘀。血液瘀毒的主要成份,是食鹽和血脂以及血中垃圾,有可能來自血管輸液的藥品殘渣物。 ? ? ? ?在實踐中,應在茶療酒敷之后再行針刺,瀉掉滯血。帶毒的滯血是暗紅的,泄血以后四肢不再發沉,而是感到神清氣爽,對這個“泄”字要靈活的應用處置,要因人而異,因病輕重而異,選擇好放血點,再行針刺,注意消毒,避免感染。 上述三個要點是我在實施茶療過程中所摸索出的基本要領,亦是一把打開治根療本,本標兼治的金鑰匙。找準節奏選準藥物,療法適當,就能科學的解決五臟六腑痹寒和氣血滯虧的根和本的所在。 ? ? ? ?(編輯:鑫果)2024-09-12
-
滕昀—中國香文化踐行者滕昀董事長 北京碧梵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河洛香皇"禪修能量香創史人 世界老子同道會秘書長助理 原中國國學院道學研究院院長助理 福建省閩南線香制作工藝傳承人 廈門市香道研究會會員 滕昀出生于1997年,北京人,從小就喜歡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其中對香文化有著很深的感覺和愛好,很早就開始自學探究。 滕昀董事長與傅京亮會長 十八歲那年因偶然的緣份結識到中國香學學會的傅京亮會長,經過多次與傅京亮會長的學習交流與點播,滕昀董事長從中感受到中華香道的博大精深,更進一步的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中也深深的得到認識和見解。 滕昀董事長與李德深院長、馮智奇院長 然后又一次偶然的機緣,滕昀董事長結識了廈門市香道研究會的陳建兵會長,在陳會長那里又進一步提升學習研究香道文化。在陳會長更深層面的講解香道文化知識中,滕昀頓悟體會到因香文化人生的意義也有所不同了,進而感知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生命的重要性。他認為有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貴在匠心精神,那是一種深深膜刻在中國人骨血里的文化。而這種工匠精神與良心的結合,一直是華夏一族千百年來傳承的“生活態度”。 從香學認知探究到感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從一次次游學研究再到“心香”二字的一次次生命認知。如今二十四歲的滕總將自己的生活與香文化融合,并勵志做一位中國香學踐行傳播者。 滕昀董事長與陳建兵會長 中國香文化,自古以來就屬于民生優秀傳統文化。從古代祭祀,成人禮,婚配連理,飲食,靜心,養生再到當今商談凈室,驅疫避溫。就可以看出香文化再任何場合的突出性。 目前在滕總不斷學習感悟的過程中,他感覺國人也應該有屬于自己香文化的品牌。 這個品牌必須擁有工匠品質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任勁,如今這個品牌以創建,滕總希望這獨特的手藝能成為國人展現在世界香領域的佼佼品牌。 中國優秀傳統香文化它是平靜、祥和、本真的! (編輯:梅金芳)2024-09-12
-
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絕技傳承人——魏學標杏林醫生多高手 ?大師自古出民間 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絕技傳承人——魏學標 自古以來,民間醫學潛龍臥虎,高手如云,人才輩出。魏學標,“魏氏安來中醫養生館”創始人,魏氏桃花九針傳人,16歲出道,結交江湖同道交流學習中醫,技藝獨持出眾。憑著“魏氏”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絕技之桃花九針,回陽九針,記憶九針,臟腑八針響譽民間中醫界。桃花九針對男科婦科疾病調理及治療有明顯療效,記憶九針主要治療記憶力減退,提高孩子學習聰明記憶,回陽九針主治腰肌勞損等疾病,江湖人稱“神針王”,也稱“一支鏢”魏老師,出身于中醫世家,自幼跟隨祖父學醫,十六歲隨父出診針灸,后拜幾位中醫世家高人為師,深得醫術真傳。魏老師在幾十年的醫學臨床上,結合祖傳和祖父的醫術悟得出一套自己的獨門針法。有很多的疼痛病癥針進痛止。很多慢性疾病在很短時間治愈,從醫幾十年中治愈者無數。 “魏氏”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絕技!桃花九針,回陽九針,臟腑八針,記憶九針等“魏氏福安來中醫養生館”的創始人!為感恩中醫同道的厚愛!首次愛心奉獻,特舉辦魏氏九針公益傳授班,現面向全國招生。愛心傳絕技,歡迎有志之士前來學習交流。首次九針公益速成班,由魏氏九針傳人魏老師親自傳授九針絕技!讓中醫國粹永遠傳承下去。 一、桃花九針,主治:男科婦科,尿頻尿急,外陰瘙癢,乳腺增生,白帶,月經不調,性冷淡,一次見效,3--5次治愈! 二、記憶九針,主治:大人記憶力減退,小孩學習聰明記憶好!15天治愈! 三、回陽九針,主治:治療腰突,腰腿疼痛,腰肌勞損,腎虛腰痛,3--5次治愈! 四、落枕,腳扭傷,一針一次治愈! 五、急性腰扭傷,(軟組織損傷型)一針一次治愈! 六、失眠:一次見效,3--7天治愈!七,闌尾炎,(不化膿型)40分鐘,一次治愈! 七、闌尾炎,(不化膿型)40分鐘,一次治愈! 八、道家臟腑八針! 桃花九針注治: 男科: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陽痿早泄、尿頻尿急等系列男性疾病。 婦科:子宮下垂、子宮肌瘤、宮寒、性冷淡、習慣性流產、閉經、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等系列婦科疾病。 “桃花九針”擅長診治各種婦科炎癥,尤以治療女子性冷淡、不孕不育癥、男子陽痿早泄、性功能障礙等癥,療效顯著。“回陽九針”可回陽救逆,恢復功能 ,如寒中少陰、四肢厥逆、神昏不語、癱瘓痿軟、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功能。為感謝中醫同道的厚愛,現面向全國招生,愛心傳絕技,歡迎有志之士前來學習交流,適宜對象:醫務人員、藥店從業人員、中醫愛好者或準備進入醫療行業的人員等。首次九針公益速成班,由魏氏九針傳人魏老師親自傳授九針絕技,包教包會。咨詢電話:13635675596 (編輯:鑫果)2024-09-12
-
中國健康事業創新發展杰出貢獻人物——方逢強方逢強,男,漢族,1954年6月15日出生于貴州省仁懷市。大專文化,貴州省仁懷市茅合釀酒集團公司執行董事、高級調酒師;2015年被聘為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醫藥技術開發專業委員會專家副主任委員;中華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物;國家機關老干部健康管理顧問團成員;北京國正康醫學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2016年獲推動中國健康事業創新發展杰出貢獻人物;2017年元月5日申報(發明弱堿性富硒活性酒)專利成功,專利號:2017、1000、6842.1。2017年8月中國管理科學院行業發展研究所評為弱堿性酒高級研究員;2018年12月18日中國國際生態產業研究院聘為“富硒酒飲產業基地”主任;2019年8月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品牌發展委員會授予“最具影響力行業領軍人物”。 貴州省仁懷市的茅臺鎮,是中國第一酒鎮,它有一條亙古流淌的紅色“美酒河”——赤水河。在綿延500里的河岸上,散布著數以千計的酒廠,孕育了數以千計的調酒師,釀造出了獨一無二的白色液體。其中,有著不可復制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的茅臺酒,世界聞名。 方逢強出生于酒都,從小對酒情有獨鐘,把自己的美好青春與酒的事業緊緊連在一起,經過幾十年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調酒經驗,成為遠近聞名的調酒大師。他堅持原則、堅持質量、堅持客戶第一,贏得人們的信任和贊揚。他還根據市場需求,與著名科學家金日光教授一起研究調制出一款獨特的口感佳、質量優的富硒活性弱堿性養生酒,受到消費者的普遍青睞。 他憑借幾十年對醬香型白酒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利用茅臺鎮富硒釀酒原料優勢,在富硒專家和釀酒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對富硒活性養生酒的釀造、調制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復實驗。以茅臺鎮生產的富硒高粱、小麥等為原料,加入由國際第四統計力學創始人金日光教授倡導的廣西巴馬長壽村的活性水、樹莓(覆盆子)、無花果、番石榴等特種水果,配以黃秋葵、北蟲草等名貴中藥材,經過自然發酵,浸泡出母液,再經53度茅臺酒工藝生產的醬香型配制勾兌,并對基酒中的水分進行弱堿化處理,配制出42度小分子優質弱堿性“弱堿性富硒活性養生酒”。 弱堿性富硒活性養生酒,酒質透明、微黃、芳香,顯弱堿性,口感醇厚,入口順暢,回味無窮。由于酒中富含有機硒和多種微生物,所以長期適量飲用,有利于人體健康,起到抗癌、保護肝臟和心腦血管的作用,并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弱堿性富硒活性養生酒能選擇性地抵制腫瘤細胞增殖蛋白的合成和DNA復制,從而起到抗癌作用。保護肝臟:能增強分布在肝細胞液和線粒體中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清除自由基及脂質過氧化物,加速肝功能改善,起到護肝抗炎的作用。保護心血管: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從而保護心臟,防止心腦血管病變。提高人體免疫力:能促進淋巴細胞產生抗體,使血液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增強機體對疫苗或其他抗原產生抗體的能力。除此,還能起到調理女性生殖系統的功效。 (編輯:鑫果)2024-09-12
-
濟世良醫李救民的本草研究李救民,男,1943年月2月出生,湛江市民間傳統醫學研究醫師。 從小對傳統中醫,本草就有極大興趣,后自己成了腫瘤患者,立志研究本草中醫,?通過46年親身經歷和實踐用造物主的神奇草藥研究對腫瘤的用藥治療,已有一百余名腫瘤患者,通過他的中草藥得到了治愈,還有各種疑難雜癥。 現簡單介紹十例如下: 第一例:是李救民本人,李救民于1973年患了鼻咽腫瘤癌,腫瘤卡咽喉:不能進食,骨瘦如柴,醫院讓去化療,李救民堅決反對,后堅持服用神奇草藥三個多月,腫瘤自然消失得無影無蹤,至今已46年沒有復發過。 第二例:湛江水泥廠吳暢聯,男,52歲于2003年患胃腫瘤癌,手術切除三分之二胃,醫院判他半年的命,后到李救民店治愈已十六年,沒有復發。 第三例:雷洲市黃進人,70歲于2006年患肺腫瘤癌轉移到食道路癌,曾到湛江兩大醫院及廣州腫瘤醫院治療無效判定二個月命,后到李救民店治療,十年后故去。 第四例:湛江市工農路李謙,男,53歲患了腸癌,在醫院手術化療無效,判他五個月命,后到李救民治療,至今十五年還在。 第五例:湛江市遂溪縣黃略鎮肖坤,男,71歲,于2007年患肝癌到醫院不能接收了,后經服用李救民神奇草藥接受治療,十年后故去。 第六例:湛江黃略鎮蘇桂子,女,52歲,于2010年患子宮癌手術轉移到肝癌,后找李救民服用神奇草藥接受治療,已五年還在。 第七例:湛江市漁業公司張芳,女,58歲于2009年患耳腫瘤找李救民服用神奇草藥接受治療,十年還在。 第八例:湛江遂溪縣城陳明,男,55歲于2015年患肺癌到廣州腫瘤醫院治療無效后到李救民店治療,已五年無復發。 第九例:湛江市坡頭區南三鎮阮碧下,女,25歲,于2006年患皮膚癌到我李救民治愈已十三年。 第十例:湖光鎮吳香蘭乳腺癌在我李救民治愈。 (編輯:鑫果)2024-09-12
-
三年閉關,實證修行為真!——九辰堂創始人馬元剛馬元剛,九辰堂創始人;武當康養研究院 院長;湖北省中醫藥與養生文化專業委員會 副會長; 馬元剛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其祖上是清代名醫,家族傳承古盤龍針法。2012?年成立武漢市九辰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醫中悟道,道中尋醫,對各種疑難病癥有獨到見解和特殊調理方法。2016年成立湖北九辰堂道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致力于道醫事業的全球性弘揚和傳承! 從小體弱多病的我,為了尋求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一直尋醫問藥,用了西醫、中醫還有民間巫醫的種種治法,身體的健康情況還是不夠理想,后來高中的時候,跟隨了一位道家的師父修行,身體有了一定的好轉,出于求生的本能和對生命的探索,我自已決定去學醫。 在中醫學院,我學習了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后為了更進一步的探索道家醫學對疾病的治療。 馬元剛:我走訪了二十多位道家醫學有成就者,這對我的醫學思維,有著很大的影響和啟發。經過十幾年的跟師學習,游歷名山,走訪名醫,見證了很多道家醫學奇人的方法,發現他們在治療上往往能夠守正出奇,方法特殊,療效顯著。幾位先師告訴我,病入之路,即是病出之途,如何知道病入之路,病出之途呢?先師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夠了解到自身氣血經絡的變化,循行規律,就能夠了解患者身上的得病規律。為了把前面十幾年所學、所修,消化吸收梳理,整理出一套適合調理現代疾病的道醫系統療法,2009?年我選擇了閉關,通過三年閉關的時間的實證真修,整理出——馬元剛療法!因為在閉關期間,感知到中國在?2016?年后要進入癌癥大爆發的時期,為了讓這套道醫系統療法普惠世人,讓人們遠離疾病痛苦,我于?2012?年成立九辰堂,經過?8?年經營,服務了上萬客戶,幾千個案例證實【馬元剛療法】能夠快速啟動人體的自愈力,幫助生命能力的強化、勃發,對兒童增高的效果特別明顯,對于生命臨近終點的癌癥晚期患者,也能夠有很好的療效,延長他們的生命,提高生存質量。 為了把前面十幾年所學、所修,消化吸收梳理,整理出一套適合調理現代疾病的道醫系統療法,2009?年我選擇了閉關,通過三年閉關的時間的實證真修,整理出——馬元剛療法! 因為在閉關期間,感知到中國在?2016?年后要進入癌癥大爆發的時期,為了讓這套道醫系統療法普惠世人,讓人們遠離疾病痛苦,我于?2012?年成立九辰堂,經過?8?年經營,服務了上萬客戶,幾千個案例證實【馬元剛療法】能夠快速啟動人體的自愈力,幫助生命能力的強化、勃發,對兒童增高的效果特別明顯,對于生命臨近終點的癌癥晚期患者,也能夠有很好的療效,延長他們的生命,提高生存質量。 ????【馬元剛療法】簡介 1.?用元炁啟動人體的自愈力。 道醫神奇療效背后的原理——元炁的妙用元炁是什么?元炁是生命之祖炁,源自無極,混沌未生之前;化生于天地之未分、鴻蒙之未判,運用于人天交會之際,至虛至無,至清至靜,至玄至妙、至簡又至繁之道炁。人之生,元炁聚也,炁聚則生,炁散則死。此炁成于受胎之先,生于無形。“元炁者,視之不見,求之不得,附于氣血之內,宰乎氣血之先,其成形之時,已有定數”。這就是說,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本,生命之源。雖然它是視之不見,求之不得,但它卻是實際存在的,并且對人的身體健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元炁’能夠積極的調動人體自身的元陽與元陰之氣,參與人體五臟六腑的修復。 2.?用道醫養生五步法修復五臟六腑五步法是基于《黃帝內經》清積、和中、養元三大原則、道醫養生基礎理論與多年實踐總結,探索出的獨特調養方法。《內經·五常政大論》指出,無疾者求其藏,藥以祛之,食以隨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己。大意是:由于長期積聚的糟粕盤踞在人體內,會不同程度地給各臟腑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如同盜賊潛入家中,必先開門驅賊一樣,就是先以藥祛積,無積后當求其藏,食以隨之,以食療調其腸胃,和其中外,修復藩墻,方可萬事大吉。“清積”就是清理積蓄在人體內的各種毒素和有害菌群。我觀察到現代疾病及亞健康人群,發現現代人常見的病癥無不與各種毒素的積聚有直接關系,故有“十人九積”之說。“清積、排毒”是調理身體、治療病癥的第一步。其次是“和中”,和法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原則,“中”指的是脾胃或消化系統。中醫對脾胃及其功能高度重視,認為人的健康長壽與否,根本取決于脾胃的壯旺與否。第三就是“養元”。元炁是人們安身立命健康長壽的總宰。是人體精、氣、神統攝的總匯。 【道醫養生五步法】 第一步:道醫清積清積排毒是治療一切疾病的鑰匙!道醫清積排毒法,通過有機天然的食材,配合子午流注的時間,天地能量的灌注,特有的步驟,不僅可以排除淋巴系統的毒素、腸道宿便、肝膽結石等五臟六腑墨綠色、黑色、白色、紅色、黃色的毒垢和垃圾,還可以清理體內超標的鉛、汞等重金屬殘留。我們排完毒后,氣息清新,精力充沛,?一身輕松! 第二步:疏通經絡垃圾在體內長期淤積,就會讓經絡受阻,通過的九辰道醫的臍療、蒸汽灸,藥浴等方法疏通經絡,可以達到氣血和暢的目的。蒸汽灸和臍療運用道家千年古方,能快速疏通經絡。進一步將身體的風寒濕毒排出體外,?卸載體內的垃圾。 第三步:平衡臟腑體內的垃圾清理后,就要給細胞輸送所需的營養,通過針對個人體質、健康狀況的個性化食物調養,輸送基礎營養物質到各個臟器,?為下一步的深度調理打下基礎。九辰堂采用從韓國進口的有機生食作為全面調養五臟六腑的基礎營養。有機生食食療的理念就是減少污染,讓您吃到最干凈,最有能量,活性最強的食物,直接為細胞補充能量,增強人體免疫力,使人充滿生機和活力。 第四步:調暢氣機每一個細胞都是單獨的個體,營養已經送到了,但如果門關住了,營養就進不來,我們必須把門打開。有些會員會覺得很奇怪,明明吃了很多好的食物,甚至營養品為什么身體還是不好。這是食物因為吃到了胃里,營養卻到不了細胞,這里面有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如何把門打開。 第五步:培元補虛通過精準的食養方案,九辰堂構建了以羹、粥、膏、茶、湯、酒等多種形式為載體的營養免疫食品,使人體攝取精準?有益的營養來調養身體,強化人體的機能。人體細胞每天都在生,每天都在滅。通過馬元剛療法,能協助新生細胞活下來,代謝掉老的細胞,令您呈現出朝氣蓬勃的生命狀態,進入逆生長。面對疾病,我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知道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規律,才能夠做到心中不恐慌,坦然的面對!調理方向比方法重要方向對了,努力就有結果,方向錯了,越努力越錯誤。 調理案例 【馬元剛療法】在兒童增高中的運用。 在這?8?年的時間里,我經歷上百例兒童調理案例,每個孩子一年內都增高了?5~20?公分。目前為止沒有失敗的案例。笑笑,7?歲,男孩,小學一年級,剛來的時候身高?117cm,體重?17?公斤,身邊的人都戲稱他是非洲難民。經醫院檢測骨齡只有?5?歲半,經過醫院干預未取得滿意結果。經朋友介紹,來九辰堂調理,半年的時間,身高長了?5?厘米,體重長了?4?公斤。如今?7?年過去了,他的身高已經超過他的爸爸媽媽了,超越了遺傳因素的限制。 【馬元剛療法】在癌癥患者中的運用 2016?年后癌癥患者越來越多,中國經歷了從每個家族有一個癌癥患者,到了每個家庭有一個癌癥患者的痛苦進程,通過馬元剛療法,清除體內積滯,恢復人體正氣,調暢人體氣機,改變飲食結構,調整生活習慣,有很多癌癥患者在九辰堂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調理的幾十例癌癥患者中,其中肝癌,肺癌,乳腺癌患者居多,食道癌,胃癌,宮頸癌,腸癌也有涉獵。經過三個月左右的調整,大部分患者都出現明顯的體能恢復,精神好轉,存活七年以上的有多例!2024-09-12
-
白麗,中國唯一的臨床鈣專家生命就是跳動的音符。當我們傾情天籟,感悟生命的昭示時,對生活充滿熱愛!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白麗降生在一個中醫世家,58年耳聞目染,38年救世濟人,她始終嚴格要求自己遵從祖訓:“郎中最好屬業精,人間最美是真情。”多少個日夜遨游在古文化的瀚海,以苦作舟,鉆研醫術精益求精。多少次深夜出診,披星戴月,笑看病人轉危為安!善良正直是她的品格;熱情誠懇是她做人的原則;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是她智慧的源泉。執著追求總是讓她夢想成真!挽救過無數生命,辛苦鉆研疑難雜癥幾十個春秋,曾獲得諸多榮譽、獎項,贏得過國內外千萬個生命呼喚的“神醫、良醫、奇人、才子”稱號等等。盡管記憶已成從前,昨天的生活曾經為她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但她總覺得生命還是不夠完美。 進入中年的她如同從夢中驚醒,失去了才覺得珍貴,擁有時卻不懂得珍惜,人生也許就是這樣,現在常想過去,也許老了又會想起現在。美好的生活迫使她在每一時段都要用智慧的眼光把握機會加倍努力。與時俱進,為她營造了這樣的人生軌跡,成功挫折最終達到她理想的現實。盡管有人把她推進成功行列,她卻時常夢牽魂繞遙遠的童年生活,背著、抱著、牽著弟弟妹妹們,過著小保姆長大的日子,一個從小生活在坎坷的童年里,姐妹八個,她是家里老大,14歲替右派的母親到農村勞動改造,二年的時間,艱苦的環境、又苦又累的農活,磨煉了她的意志,點燃了她向住美好生活愿望!貧困農村缺醫少藥,生命的脆弱萌發了她治病救人的夢想。 緣分在下鄉時救了蒙巴吐老中醫,授明人點悟自學中醫中藥,并考取了內蒙古醫學院臨床醫療系,以后又讀了南京中藥大學,天津西醫臨床醫療系,先后拜了八位名中醫老師,其中她的舌診老師來一鳴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她酷愛醫療行業,認真負責勤勤懇懇,做出驕人的成績,獲得過無數獎項,同時是中國百名女專家之一。當然她的生活并枯燥,她有諸多愛好,比如:文學、藝術、武術、爬山等。 老部長譚云鶴曾對白麗的人生經歷做出形象比喻。他說:“白麗就如同一個勇敢的戰士進入了真槍實彈的戰場。雖有艱苦的環境,雖有無數戰壕、矮墻、鐵絲網、火障、高臺,但無一能攔阻一個向往勝利的英雄。”老首長這樣贊美,白麗當作對她人生不斷追求鼓勵! 昨天的已成為歷史,今天從頭再來,為了中醫中藥五千年養生文化推廣,白麗開始中醫養生文化推廣、講座。弘揚中醫養生文化就是她終生的使命。提高人體健康是我的責任,她的后半生就是指導他人的健康,和諧家庭,給社會送溫暖。 翻閱日歷,最冷的日子已經過去,已做好充分準備的我,會憑借親人、朋友給白麗的力量,跟隨生命揚帆遠航,相信白麗前進的路上不管有多苦多難,她都像雪蓮那樣,頂著海拔的干旱發芽,迎著狂風暴雨勇往直前! 高尚品格,精彩人生是白麗終生的追求!讓天下更多的人都能健康、快樂、長壽! 白麗個人簡介: 1973年——畢業于內蒙古醫學院中蒙醫療系(林巧稚院士學生,嫡傳弟子) 1986年——中醫主任醫師,從事臨床工作40余年,主研腫瘤、類風濕、乙肝、 糖尿病、皮膚病等 1989年——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系2年 1992年——開始中醫養生宣傳,講座,是多家企業及公司的高級簽約講師 1994年——入選中國當代中西醫大辭典評選入典 1994年——天津南開醫學院西醫2年 1996年——當選為中國傳統生命科學委員會委員 1996年——當選為中國中醫藥學會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任美國中華世界醫學會會員 2005年5月——全國中醫藥健康推廣中心教育部推廣部副主任、 中醫藥保健疾病防控培訓部主任 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 1997年——出版《健康、幸福、財富----生命的體驗》 1998年——被當選為中國特色名醫 1999年——任中國健康中心顧問兼委員、北京光明中醫學院教授 出版《中醫藥治療腫瘤臨床經驗與秘訣》 2000年——出版《健康、幸福、財富------鈣與生命》、 獲得科技進步獎 中國唯一的臨床鈣專家 2005年——全國高健委中醫健康管理師培訓部,教學 2008年——中國國際中醫養生美容常務理事、 中國國際中醫養生研究院首席專家,副院長 2009年——性愛教育專家,心理咨詢專家 2016年——全國大健康緊缺人才培訓部副主任,專家 北京醫養結合研究院特聘高級講師,專家 2017年——全國大健康緊缺人才培訓中心副主任 2017年——運鴻控股集團首席養生專家 林巧稚院士學生,嫡傳弟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針灸泰斗,石學敏嫡傳弟子; 滯動針創始人:李振全嫡傳弟子。2024-09-12
-
陳存占:以中西醫結合為疑難癥患者解除痛苦陳存占醫生為患者看病時拍攝 中國健康新聞網訊(記者 許順喜)他是一名鄉村醫生,又是中醫世家傳人,多年來以中西醫融合之療法為無數疑難雜癥患者帶來福音;他是一名中西醫學術研究者,堅持以治病延長壽命為目標,走著一條獨特療法之路;他是一名志愿者,經常利用節假日走進敬老院為老人義務把脈問診,踐行著醫者仁心的高尚品德;他就是當代著名鄉村名醫,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柳林鎮陳樓一體化衛生室所長陳存占。 談及采訪醫生陳存占,還要感謝應邀在山東巨野縣參加的那次“房申榮老師從教60周年座談會”,也正是在這次座談會現場,陳大夫發言時表示,要為84歲的房老師每月義務上門就診,這才讓我深刻的認識了他,并真正的了解了這位鄉村醫生的從醫之路。 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柳林鎮陳樓一體化衛生室 9月6日早上,記者從巨野縣城驅車前往柳林鎮陳樓一體化衛生室采訪。走進衛生院,看到陳存占醫生正在為患者把脈,為了不影響他為病人看病,記者隨即在樓道和幾位前來就醫的患者攀談了起來。 來自巨野縣張表村患者孫自合接受中國健康新聞網采訪 “幾年前,我患有腦中風,又有難治的三高癥狀,曾去過山東省市多家醫院治療,但都因效果不佳而飽受痛苦!2017年5月,一個偶然的機會,聽朋友說陳存占大夫治療的不錯,抱著一種試試的態度來找陳大夫,他采用中西醫療法為我治療了8月左右,就可以使用筷子了!現在的我基本可以自理,咱倆可以握一握手讓你感受一下。”這位來自巨野縣張表村的患者孫自合最后以握手的方式接受了健康導報的采訪。 另一位患者王愛芹女士來自巨野,她跟記者聊天時談到,2019年初她感覺頭暈難受,后確診為腦梗,隨后就跑到濟寧、菏澤、巨野等相關醫院治療,西醫、中醫都看過,錢是花了不少,效果不佳!聽本村村民告訴她陳存占醫生看到不錯就過來了,在陳大夫這里吃了12副藥就見到了效果,目前基本治愈,而且錢還沒花多少,這不女兒渾身發涼,我領她過來讓陳大夫看了看,也沒拍片,吃了幾幅藥也好了。 通過兩位患者的講述,記者問及陳存占醫生采取什么方法為患者解除的痛苦?他說:“我采用的中西醫結合療法,別人叫對癥下藥可以起到效果,我用的方法比喻為“釜底抽薪”,也就是說,找到癥狀下猛藥,短時間可以起到效果不難,難的是如何根治并延長患者壽命。因此,我為患者看疑難雜癥,基本屬于穩步漸進,逐步達到最佳療效。” 原巨野縣交通局副局長、著名書法家袁紹密為陳存占題詞《醫者仁心》 據記者了解,陳存占作為一名鄉村醫生之所能有今天的成就,還源于有著父親真傳原因,他父親陳廣福本是一名當地有名的中醫大夫,自8歲時就跟父親隨醫,耳讀目染了父親從醫的經歷。因此,從小就讀了不少醫書,跟父親學了不少的中醫知識,1990年到巨野縣職工衛生專業學校學習,2005又到山東省中醫藥大學進修學習, 在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柳林鎮陳樓一體化工作后,結合病例不斷研究中西醫結合療法,最終形成一套以肝為中心的治療體系,對中醫養生、疑難雜癥的治療有獨特的方案,對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均有獨特的治療方案。 在采訪陳存占醫生的過程中,來自巨野縣的劉先生跟媳婦來找陳大夫看手腳冰涼之癥狀。趁他愛人在把脈的時間段,記者與劉先生聊了一下其愛人的看病經過。 據劉先生介紹,他愛人原來患有失眠癥,曾經有一個月剛開始睡眠不足三小時,后來基本上晝夜不能睡覺。因此,導致了她神經恍惚,總感覺身邊有“靈異”的存在,嚴重時已接近崩潰的邊緣!為了給媳婦看病,“巫婆”“大仙”找過,濟南、濟寧的各大醫院看過,什么精神病醫院也治療過,最后都以治療效果不理想而苦惱,用劉先生自己的話說,自己都快崩潰了!后來,聽朋友推薦說陳大夫看的好,讓其帶媳婦過來試試,他一聽說是鎮里的醫院,壓根就不相信,認為肯定是忽悠錢的!最后實在是沒辦法了,2018年七八月份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到柳林鎮陳樓一體化衛生室找陳大夫。 當陳存占大夫詳細了解病情后,為劉先生愛人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開了十副藥劑,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天晚上病人就安睡了四個多小時,緊接著一天比一天好,十副藥吃完幾乎達到正常人的睡眠質量,原本想給陳大夫送一面錦旗,被婉言謝絕。這次再來就診,主要是為媳婦看手腳冰涼之癥狀,就在記者寫稿即將結束時,劉先生告訴記者,其愛人的手腳冰涼已得到了緩解。 在柳林鎮陳樓一體化衛生室采訪時,很多疑難雜癥患者接受了健康導報記者的采訪,由于文章有限不能一一舉例說明。但有一點可以說明的是,在陳存占醫生數十年從事中西醫疑難病的診療中,領悟到了“人之痛,己之痛”的大醫精神。他以中國傳統醫學為基礎,默默耕耘于望、聞、問、切與辯證施治之妙方良藥的開拓與創新,通過運用中西醫特色診斷方法,結合中藥配伍的“四氣五味”原則辯證施治,給不少疑難雜癥患者帶來福音,而他本人也得到了患者的青睞和高度贊揚。 陳存占辦公室墻上掛滿了病人送來的感謝錦旗 良藥苦口,良言慰心。陳存占的辦公室墻上掛滿了病人送來的感謝錦旗,他本人也榮獲了菏澤市衛生行業先進工作者稱號,2018年還擔任菏澤市雷澤中醫交流會會長,2020年被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中醫藥文化工作委員會聘為首席專家。 在這些榮譽的背后,承載著陳存占無數個廢寢忘食的日夜,承載著他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擔當。他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不問親疏貧富,始終把減輕每一名患者的痛苦放在第一位,每當治療完病人后,他都會微笑地叮囑病人多休息,告訴病人應注意的事項。他在從醫的道路上堅守著職業道德,踐行著醫生的社會責任,追求著人生的至高境界。 醫學追求無止境,奮斗路上無終點,二十多年來,陳存占不斷地學習與創新,填補了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缺陷,也填補了西醫只知已病不知未病的欠缺,他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讓中醫在傳承中煥發光彩、在創新中展示魅力。2024-09-12
-
安陽志亮愛心公益團隊到林州獻愛心活動6月14日,安陽志亮愛心公益團隊頭頂驕陽,走進林州太行山區東姚鎮東坡村開展“我們的節日粽情端午送清涼”主題獻愛心活動。 徐徐清風送清涼,絲絲關懷暖人心。安陽志亮愛心公益團隊一行向東坡村委會捐贈了價值2000元愛心風扇,團隊副隊長、殷都區民政局科級干部、愛心書法家靳建明還向老人們贈送了墨寶,為老人們親手送上滿含愛意的風扇,以及真摯的祝福。 據悉,“空巢老人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如何給留守、貧困老人更多的關愛,愛心風扇送老人,安陽志亮愛心公益團隊以端午節這一中華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此次活動,是為了讓愛心人士參與到尊老、愛老、養老的活動中,親身體驗并學會理解、尊重、關愛老人。2020-06-15
-
本草為依 守護健康——記鄉村醫生陸建中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方顯國士本色,張伯禮、黃璐琦、仝小林等中醫藥領域專家齊聚武漢,“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成為重要救治手段。中醫藥以良好的效果,成為抗擊疫情的利器,古老的中醫藥煥發著新的生命力。 由此,我想到了一位傳承中醫的鄉村醫生、江蘇省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獲得者陸建中。 師承名中醫 淵源深厚 陸建中的外公顧養和是南通地區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名中醫。他潛心研習《千金翼方》、《飲膳正要》等醫書,懸壺濟世六十余載,臨床經驗豐富,深受人們敬仰;他推崇“辯證論治”,得到同行一致認可;他創辦的中醫養生坊,福澤鄉里,受益者宋衛民入伍后運用此法為部隊巡回醫療作出貢獻,受到表彰;他培養的徒弟有的成為醫學專家,原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顧達聰在其醫術著作《辨證施治七言歌》一書的前言中就寫到:“幼年隨叔父、名醫顧養和先生承傳家學。” 陸建中從小生活在外公身邊,耳濡目染外公給人看病治病,這不僅激發了他的學醫愿望,也為他學醫打下了堅實基礎。聰明好學的陸建中自然得到了外公的寵愛,高中畢業后便正式隨外公學醫。1979年,年僅18歲的陸建中被推舉為大隊“赤腳醫生”參加培訓,從此,身穿白大褂、肩背小藥箱,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鄉村道路上。在外公的指導下,陸建中如魚得水。當時西醫盛行,中醫受到壓制,傳統的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其診斷速度比不上西醫的抽血化驗、打針掛水快。大隊衛生室不設中藥柜,開具的中藥處方,往往要費不少周折才能配好。中醫漸漸淡出人們治病需求,加之隨著原有中醫藥從業人員西化,經驗豐富的老年中醫相繼去世,中醫的生存面臨困難。作為中醫傳人,陸建中很是無奈,一方面他繼續以中醫方法治病,另一方面適應大方向,學習西醫知識。寂寥的鄉村,陸建中常在燈下研讀《黃帝內經》、翻閱外公顧養和的治病筆錄,學習《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等書刊。充滿青春活力的陸建中,不畏艱難,刻苦鉆研,在實踐中巧妙地把傳統的中醫與新興的西醫融匯,內外兼施,摸索出一條實用有效、因病制宜的治病門道。接待患者,他總是溫和地問長問短,搭脈聽診,注意觀察,儼然有其外公傳承的風范,而聽診開藥的治療手法上又有西醫處置的簡練,特別是在鄉村常見病的治療上形成了自己獨特有效的診治方法。靜脈曲張、痔瘡、老爛腿等頑疾,陸建中采用萎縮治療法,可謂一針見效、遠近聞名。鄉村衛生室設備簡陋,藥品簡單,但一般的腰疼頸痛、傷風咳嗽之類的常見病癥,村醫卻診治得多,臨床經驗多了,治療效果也好。1985年,大隊醫療衛生機構改革,“赤腳醫生”經過統一考試,陸建中又成為鄉村保健醫生。無論是“赤腳”,還是“保健”,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誤,用最低的費用,為村民治好病,陸建中始終守護著村民健康。 準確診斷,對癥醫治,是治病的關鍵。陸建中憑借扎實的醫學功底,豐富的臨床經驗,救治了一個又一個疑難患者。石港鎮花市街村有位病人,大醫院儀器檢查報告為膽囊毛糙,胃鏡查是胃炎,住院治療兩周多,效果不大。家人暗以為是不治之癥,便將病人弄回家中。適逢陸建中在附近出診,被請去看一看。經仔細檢查,陸建中診斷為劍突軟骨綜合癥,果斷采用針刺療法,僅兩次便為其治愈。劉橋鎮蘇池村20組的楊文蘭突然腹痛,到某醫院治療一個多月,未能確診。其丈夫找到陸建中,詢問交談中得知她家中的料酒是用一把老錫茶壺裝的,陸建中建議他讓醫院化驗一下是否鉛中毒,一查果真如此,此后掛了幾天水就出院了。《黃帝內經·素問》指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陸建中在診斷上可謂細致入微。 神奇小針刀 手到病除 針灸是中國傳統特色療法之一,二千年多前的《黃帝內經》就有九針的詳細描述,它是一種“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2010年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傳承中醫的陸建中自然對其格外重視,之前靠自學摸索,然而“百穴易得,針術難求”,不少醫書上只給出下針穴位,手法甚少,針法歷來是身傳臨教,好在外公生前指點不少。針灸療法如魔術般神效,令人嘆服。劉橋鎮蘇池村22組的顧美云干活不慎扭傷腰,疼痛難忍,陸建中醫生兩根銀針扎下去后,患者就直起了腰。 在針灸基礎上發展的小針刀是陸建中治療關節骨病的絕活之一。 針刀療法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從二十世紀八十年開始推行的這種療法,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發展成為針刀學科。1997年,陸建中報名到中國中醫研究院針刀培訓中心學習。這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培訓囊括了多種類型針灸法、康復理療等中醫專業課程,名家大師授課,當面答疑解惑,受益匪淺。陸建中帶著滿缽“真經”回來,桌上放著經絡穴位的人像模型,墻上掛著人體經脈穴位示意圖,他把人體的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等穴位熟記心中。為了找準穴位,他曾多次在自己身體上點穴下刀,切身感受。陸建中說:中醫認為“不通則痛”,小針刀是似針又似刀的一種針灸用具,這是在古代九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外科手術刀的技術而形成的。小針刀的前端為刃,不僅能刺,還能切割。通過對痛點進行分離或切割和鏟除,能在幾分鐘內疏通痛點。 前幾年,我得了肩周炎,右手不能上舉,脫衣服艱難,睡覺時不能側睡,受到一點擠壓和風寒就疼痛,夜里也會無端疼醒,這種疼痛非常折磨人。去大醫院做過檢查,拿回兩瓶藥,吃了效果不明顯。后來又到醫院作理療,做了幾周,依然不見好轉,只能放棄。有人介紹了陸建中醫生的小針刀治療,本著試試看的心態,我來到了通州劉橋鎮蘇池村陸建中醫務室。陸醫生問過情況,笑著說:“你這是肩關節軟組織黏連,給你做兩次應該就會好了。”他讓我脫下上衣袖,在肩膀上下不斷捏提,不時問我痛不痛,有時一按就疼得要命,有時按下又不疼,摸過兩遍后,他拿筆在痛點做好記號,然后扒開一枚銀亮的小針刀。這針刀比縫被針粗一點,另一頭是扁扁的刀口。打過麻藥、痛點消毒,陸醫生聚精會神地“下刀”了。當針刀插入骨絡的瞬間,我感到有些脹痛,片刻后脹痛減緩,卻聽到了刀刮骨頭的輕微響聲。反復幾次后,陸醫生拔出針刀,擦了擦汗,輕聲說“好了,過一周再來針治一次”。就這樣,經過兩次小針刀治療,肩周不疼痛了,手能舉了,肩膀徹底甩開了,幾年來也未曾復發。通過治療,我親身體驗了小針刀的神奇效果,也感受到了陸醫生妙手仁心。 中藥穴位貼敷 綠色高效 中藥穴位貼敷是陸建中醫生的又一新型療法。 穴位貼敷,又稱為中藥透皮技術,是一種常用的中藥外治療法。它的理論依據是中醫的“調節經脈、平衡陰陽”。穴位貼敷療法藥物不經過內臟,不受消化系統影響,通過經絡直達需要給藥的部位,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綠色有效,減少患者的診療痛苦和身體傷害,且不間斷通過皮膚吸收到達病灶,比起常規的打針吃藥輸液更方便安全。在這次支援湖北武漢抗疫過程中,江夏方艙醫療隊根據病人身體情況辨證施治,有針對性地為病人進行肺腧、大椎等穴位貼敷,緩解了新冠肺炎患者相關癥狀。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支援武漢肺科醫院時,提出的穴位貼敷療法也受到高度肯定和大力推廣。 身為岐黃傳人的陸建中對貼敷早有了解,2012年他又自費參加了系統學習培訓。藥膏是他親自調制,根據不同的病情、年齡,對癥下藥。望著櫥柜里擺放著的幾百種中草藥粉劑瓶,我一臉茫然,陸醫生卻得心應手,片刻功夫一貼藥膏調制好了。在多年臨床診治中,他的中藥穴位貼敷取得了顯著療效。2019年,陸建中以穴位貼敷技術治療緩解小兒咳嗽、肺炎咳嗽、哮喘、小兒嘔吐、小兒腹痛、小兒腹瀉等病癥的技術,經過專長陳述現場問答、療法技能操作、藥物辨別、專家審核,獲得了江蘇省中醫技術專長醫師職稱,這在南通地區掐指可數。 在陸建中醫生一疊疊病歷資料記錄表中,我隨意翻出一例,這樣記錄著:姓名朱X航,男,5歲,住石港鎮金莊社區,病情描述:患兒3天前受涼引起發熱、咽痛、咳嗽苔薄黃,在家服藥治療無效,前來求診。體溫38.9℃,精神萎靡,咽紅,兩側后桃體Ⅱ度腫大,咽喉壁見淋巴濾泡增生,舌苔黃厚,舌尖紅,兩肺呼吸音粗重,未聞干濕鑼音,2天未解大便,余無特殊。中醫診斷:乳蛾·風熱犯肺·肺失宣降。治療方案:治則·疏風散熱·利咽宣肺,1、選芒硝、魚石脂、射干、山豆根、桔硬貼雙下頷;2、選桑葉、菊花、桔梗、連翹丶杏仁、石膏貼膻中;3、選大黃、冰片貼雙涌泉;4、貼敷期間忌食辛辣·魚蝦發物。治療效果:連續貼4天痊愈。每一份病例都記錄詳盡,這是陸建中醫生嚴謹的醫風。 起死回生,是古人對醫術的溢美之詞。新聯鎮長安村70多歲的徐美玲還真是陸建中醫生從“鬼門關”拽回來的。當年徐美珍患面部帶狀皰疹,侵犯了三叉神經,大小醫院看過,仍疼痛不止,患者幾天不吃不喝不能言語,家人已悄悄準備著后事,后經人介紹來到陸建中處,陸建中采用中藥外敷和針灸治療,讓患者轉危為安,經過十天精心治療,基本治愈,患者和家人感激涕零。 貼敷外治應用面廣,療效優秀,但陸建中醫生卻有四個慎用:病情兇險、來勢驟及、癥候復雜危重的病人不用;小兒皮膚較嫩,用量要小,貼敷時間宜短;一些刺激性較大或辛辣性的藥,對皮膚刺激性大,會引起皮膚發紅發癢甚至引起疤痕的不良反應,應及時處理乃至停藥;皮膚過敏者不宜使用。陸建中說:“病人信任我,我更得對病人負責。” “博學而后成醫,厚德而后為醫,謹慎而后行醫。”陸建中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這一師訓。“大醫精誠,止于至善,”這是陸建中追求的至高境界。 從青蔥年華到鬢染白發,從“赤腳醫生”到服務型村醫,40多年里,陸建中看好的普通小病不知多少人次,就是疑難雜癥,也難以計數。不光是本村的人有病要找陸醫生,別的村鎮、外縣市省也常有患者慕名而來。陸建中家中的墻壁上掛滿了一面面錦旗、感謝信,他的名字也早已飛入鄉間千家萬戶。 時光在變,生活在變,然而不變的是陸建中醫生忙碌的身影和對中醫的執著,今年已是58歲的他依然堅守在鄉村一線。在談及中西醫差異時陸建中說:“這次抗疫考驗了整個醫療界,卻也為中西醫結合帶來一次難得的相加、相融。中醫治病是全方位的,這和西醫大不相同,比如西醫的炎癥,中醫稱為火,治法上中醫要綜合考慮,全方位調理,達到治標治本。”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經歷了艱難,經歷了感動,中醫的“清肺排毒湯”,扶正祛邪,發揮了中醫藥獨特優勢。南通精華制藥集團的傳統藥品磷酸氯喹和王氏保赤丸也成為抗疫藥品之一,并支援到了國外。陸建中看到這些信息,一臉的欣慰。“我年齡快到花甲了,但傳承中醫,為村民治病,我一直堅守,不會退休。” 村醫,一個辛苦而高尚的職業,現在有些青黃不接,村醫中堅守中醫的,或者說中西醫結合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堅守,默默奉獻著平凡人的價值,陸建中醫生繼續前行著。????????? ?????? 作者:馮金林,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副秘書長。著有散文集《寸草情深》《鄉韻情長》、長篇小說《風中一片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