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為依 守護健康——記鄉村醫生陸建中
更新時間:2024-09-12 關注:124
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方顯國士本色,張伯禮、黃璐琦、仝小林等中醫藥領域專家齊聚武漢,“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成為重要救治手段。中醫藥以良好的效果,成為抗擊疫情的利器,古老的中醫藥煥發著新的生命力。
由此,我想到了一位傳承中醫的鄉村醫生、江蘇省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獲得者陸建中。
師承名中醫 淵源深厚
陸建中的外公顧養和是南通地區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名中醫。他潛心研習《千金翼方》、《飲膳正要》等醫書,懸壺濟世六十余載,臨床經驗豐富,深受人們敬仰;他推崇“辯證論治”,得到同行一致認可;他創辦的中醫養生坊,福澤鄉里,受益者宋衛民入伍后運用此法為部隊巡回醫療作出貢獻,受到表彰;他培養的徒弟有的成為醫學專家,原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顧達聰在其醫術著作《辨證施治七言歌》一書的前言中就寫到:“幼年隨叔父、名醫顧養和先生承傳家學。”
陸建中從小生活在外公身邊,耳濡目染外公給人看病治病,這不僅激發了他的學醫愿望,也為他學醫打下了堅實基礎。聰明好學的陸建中自然得到了外公的寵愛,高中畢業后便正式隨外公學醫。1979年,年僅18歲的陸建中被推舉為大隊“赤腳醫生”參加培訓,從此,身穿白大褂、肩背小藥箱,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鄉村道路上。在外公的指導下,陸建中如魚得水。當時西醫盛行,中醫受到壓制,傳統的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其診斷速度比不上西醫的抽血化驗、打針掛水快。大隊衛生室不設中藥柜,開具的中藥處方,往往要費不少周折才能配好。中醫漸漸淡出人們治病需求,加之隨著原有中醫藥從業人員西化,經驗豐富的老年中醫相繼去世,中醫的生存面臨困難。作為中醫傳人,陸建中很是無奈,一方面他繼續以中醫方法治病,另一方面適應大方向,學習西醫知識。寂寥的鄉村,陸建中常在燈下研讀《黃帝內經》、翻閱外公顧養和的治病筆錄,學習《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等書刊。充滿青春活力的陸建中,不畏艱難,刻苦鉆研,在實踐中巧妙地把傳統的中醫與新興的西醫融匯,內外兼施,摸索出一條實用有效、因病制宜的治病門道。接待患者,他總是溫和地問長問短,搭脈聽診,注意觀察,儼然有其外公傳承的風范,而聽診開藥的治療手法上又有西醫處置的簡練,特別是在鄉村常見病的治療上形成了自己獨特有效的診治方法。靜脈曲張、痔瘡、老爛腿等頑疾,陸建中采用萎縮治療法,可謂一針見效、遠近聞名。鄉村衛生室設備簡陋,藥品簡單,但一般的腰疼頸痛、傷風咳嗽之類的常見病癥,村醫卻診治得多,臨床經驗多了,治療效果也好。1985年,大隊醫療衛生機構改革,“赤腳醫生”經過統一考試,陸建中又成為鄉村保健醫生。無論是“赤腳”,還是“保健”,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誤,用最低的費用,為村民治好病,陸建中始終守護著村民健康。
準確診斷,對癥醫治,是治病的關鍵。陸建中憑借扎實的醫學功底,豐富的臨床經驗,救治了一個又一個疑難患者。石港鎮花市街村有位病人,大醫院儀器檢查報告為膽囊毛糙,胃鏡查是胃炎,住院治療兩周多,效果不大。家人暗以為是不治之癥,便將病人弄回家中。適逢陸建中在附近出診,被請去看一看。經仔細檢查,陸建中診斷為劍突軟骨綜合癥,果斷采用針刺療法,僅兩次便為其治愈。劉橋鎮蘇池村20組的楊文蘭突然腹痛,到某醫院治療一個多月,未能確診。其丈夫找到陸建中,詢問交談中得知她家中的料酒是用一把老錫茶壺裝的,陸建中建議他讓醫院化驗一下是否鉛中毒,一查果真如此,此后掛了幾天水就出院了。《黃帝內經·素問》指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陸建中在診斷上可謂細致入微。
神奇小針刀 手到病除
針灸是中國傳統特色療法之一,二千年多前的《黃帝內經》就有九針的詳細描述,它是一種“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2010年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傳承中醫的陸建中自然對其格外重視,之前靠自學摸索,然而“百穴易得,針術難求”,不少醫書上只給出下針穴位,手法甚少,針法歷來是身傳臨教,好在外公生前指點不少。針灸療法如魔術般神效,令人嘆服。劉橋鎮蘇池村22組的顧美云干活不慎扭傷腰,疼痛難忍,陸建中醫生兩根銀針扎下去后,患者就直起了腰。
在針灸基礎上發展的小針刀是陸建中治療關節骨病的絕活之一。
針刀療法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從二十世紀八十年開始推行的這種療法,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發展成為針刀學科。1997年,陸建中報名到中國中醫研究院針刀培訓中心學習。這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培訓囊括了多種類型針灸法、康復理療等中醫專業課程,名家大師授課,當面答疑解惑,受益匪淺。陸建中帶著滿缽“真經”回來,桌上放著經絡穴位的人像模型,墻上掛著人體經脈穴位示意圖,他把人體的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等穴位熟記心中。為了找準穴位,他曾多次在自己身體上點穴下刀,切身感受。陸建中說:中醫認為“不通則痛”,小針刀是似針又似刀的一種針灸用具,這是在古代九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外科手術刀的技術而形成的。小針刀的前端為刃,不僅能刺,還能切割。通過對痛點進行分離或切割和鏟除,能在幾分鐘內疏通痛點。
前幾年,我得了肩周炎,右手不能上舉,脫衣服艱難,睡覺時不能側睡,受到一點擠壓和風寒就疼痛,夜里也會無端疼醒,這種疼痛非常折磨人。去大醫院做過檢查,拿回兩瓶藥,吃了效果不明顯。后來又到醫院作理療,做了幾周,依然不見好轉,只能放棄。有人介紹了陸建中醫生的小針刀治療,本著試試看的心態,我來到了通州劉橋鎮蘇池村陸建中醫務室。陸醫生問過情況,笑著說:“你這是肩關節軟組織黏連,給你做兩次應該就會好了。”他讓我脫下上衣袖,在肩膀上下不斷捏提,不時問我痛不痛,有時一按就疼得要命,有時按下又不疼,摸過兩遍后,他拿筆在痛點做好記號,然后扒開一枚銀亮的小針刀。這針刀比縫被針粗一點,另一頭是扁扁的刀口。打過麻藥、痛點消毒,陸醫生聚精會神地“下刀”了。當針刀插入骨絡的瞬間,我感到有些脹痛,片刻后脹痛減緩,卻聽到了刀刮骨頭的輕微響聲。反復幾次后,陸醫生拔出針刀,擦了擦汗,輕聲說“好了,過一周再來針治一次”。就這樣,經過兩次小針刀治療,肩周不疼痛了,手能舉了,肩膀徹底甩開了,幾年來也未曾復發。通過治療,我親身體驗了小針刀的神奇效果,也感受到了陸醫生妙手仁心。
中藥穴位貼敷 綠色高效
中藥穴位貼敷是陸建中醫生的又一新型療法。
穴位貼敷,又稱為中藥透皮技術,是一種常用的中藥外治療法。它的理論依據是中醫的“調節經脈、平衡陰陽”。穴位貼敷療法藥物不經過內臟,不受消化系統影響,通過經絡直達需要給藥的部位,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綠色有效,減少患者的診療痛苦和身體傷害,且不間斷通過皮膚吸收到達病灶,比起常規的打針吃藥輸液更方便安全。在這次支援湖北武漢抗疫過程中,江夏方艙醫療隊根據病人身體情況辨證施治,有針對性地為病人進行肺腧、大椎等穴位貼敷,緩解了新冠肺炎患者相關癥狀。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支援武漢肺科醫院時,提出的穴位貼敷療法也受到高度肯定和大力推廣。
身為岐黃傳人的陸建中對貼敷早有了解,2012年他又自費參加了系統學習培訓。藥膏是他親自調制,根據不同的病情、年齡,對癥下藥。望著櫥柜里擺放著的幾百種中草藥粉劑瓶,我一臉茫然,陸醫生卻得心應手,片刻功夫一貼藥膏調制好了。在多年臨床診治中,他的中藥穴位貼敷取得了顯著療效。2019年,陸建中以穴位貼敷技術治療緩解小兒咳嗽、肺炎咳嗽、哮喘、小兒嘔吐、小兒腹痛、小兒腹瀉等病癥的技術,經過專長陳述現場問答、療法技能操作、藥物辨別、專家審核,獲得了江蘇省中醫技術專長醫師職稱,這在南通地區掐指可數。
在陸建中醫生一疊疊病歷資料記錄表中,我隨意翻出一例,這樣記錄著:姓名朱X航,男,5歲,住石港鎮金莊社區,病情描述:患兒3天前受涼引起發熱、咽痛、咳嗽苔薄黃,在家服藥治療無效,前來求診。體溫38.9℃,精神萎靡,咽紅,兩側后桃體Ⅱ度腫大,咽喉壁見淋巴濾泡增生,舌苔黃厚,舌尖紅,兩肺呼吸音粗重,未聞干濕鑼音,2天未解大便,余無特殊。中醫診斷:乳蛾·風熱犯肺·肺失宣降。治療方案:治則·疏風散熱·利咽宣肺,1、選芒硝、魚石脂、射干、山豆根、桔硬貼雙下頷;2、選桑葉、菊花、桔梗、連翹丶杏仁、石膏貼膻中;3、選大黃、冰片貼雙涌泉;4、貼敷期間忌食辛辣·魚蝦發物。治療效果:連續貼4天痊愈。每一份病例都記錄詳盡,這是陸建中醫生嚴謹的醫風。
起死回生,是古人對醫術的溢美之詞。新聯鎮長安村70多歲的徐美玲還真是陸建中醫生從“鬼門關”拽回來的。當年徐美珍患面部帶狀皰疹,侵犯了三叉神經,大小醫院看過,仍疼痛不止,患者幾天不吃不喝不能言語,家人已悄悄準備著后事,后經人介紹來到陸建中處,陸建中采用中藥外敷和針灸治療,讓患者轉危為安,經過十天精心治療,基本治愈,患者和家人感激涕零。
貼敷外治應用面廣,療效優秀,但陸建中醫生卻有四個慎用:病情兇險、來勢驟及、癥候復雜危重的病人不用;小兒皮膚較嫩,用量要小,貼敷時間宜短;一些刺激性較大或辛辣性的藥,對皮膚刺激性大,會引起皮膚發紅發癢甚至引起疤痕的不良反應,應及時處理乃至停藥;皮膚過敏者不宜使用。陸建中說:“病人信任我,我更得對病人負責。”
“博學而后成醫,厚德而后為醫,謹慎而后行醫。”陸建中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這一師訓。“大醫精誠,止于至善,”這是陸建中追求的至高境界。
從青蔥年華到鬢染白發,從“赤腳醫生”到服務型村醫,40多年里,陸建中看好的普通小病不知多少人次,就是疑難雜癥,也難以計數。不光是本村的人有病要找陸醫生,別的村鎮、外縣市省也常有患者慕名而來。陸建中家中的墻壁上掛滿了一面面錦旗、感謝信,他的名字也早已飛入鄉間千家萬戶。
時光在變,生活在變,然而不變的是陸建中醫生忙碌的身影和對中醫的執著,今年已是58歲的他依然堅守在鄉村一線。在談及中西醫差異時陸建中說:“這次抗疫考驗了整個醫療界,卻也為中西醫結合帶來一次難得的相加、相融。中醫治病是全方位的,這和西醫大不相同,比如西醫的炎癥,中醫稱為火,治法上中醫要綜合考慮,全方位調理,達到治標治本。”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經歷了艱難,經歷了感動,中醫的“清肺排毒湯”,扶正祛邪,發揮了中醫藥獨特優勢。南通精華制藥集團的傳統藥品磷酸氯喹和王氏保赤丸也成為抗疫藥品之一,并支援到了國外。陸建中看到這些信息,一臉的欣慰。“我年齡快到花甲了,但傳承中醫,為村民治病,我一直堅守,不會退休。”
村醫,一個辛苦而高尚的職業,現在有些青黃不接,村醫中堅守中醫的,或者說中西醫結合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堅守,默默奉獻著平凡人的價值,陸建中醫生繼續前行著。????????? ??????
作者:馮金林,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副秘書長。著有散文集《寸草情深》《鄉韻情長》、長篇小說《風中一片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南省人民醫院名醫名家送健康義診活動在殷都區人民醫院順利開啟2024-11-27
-
·殷都區人民醫院開展安全生產攻堅行動,全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2025-03-29
-
·河南省人民醫院專家志愿服務團基層行在殷都區人民醫院順利舉行2025-03-26
-
·心靈相約·健康同行 | 殷都區人民醫院心理護理學組活動2025-03-26
-
·【殷都區人民醫院】胸痛中心 急診手術的堅守與擔當2025-03-12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志愿服務團基層行(殷都站)順利舉行2025-03-09
-
·【殷都區人民醫院】醫患情暖,泌尿外科憑實力“圈粉”!2025-03-07
-
·安陽市殷都區第一屆康復年會順利舉行2025-03-02
-
·殷都區人民醫院開展“文明實踐進萬家,卒中知識護健康”宣講活動2025-03-01
-
·河南省人民醫院專家志愿服務團基層行活動在殷都區人民醫院舉行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