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池豪情》 李朝國先生的書畫藝術
更新時間:2019-04-09 關注:197
李朝國:號城市浪人、水墨齋主,1967年生,山東臨沂人。山東省青年書畫院高級書畫師、山東美協會員、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山東分院理事、臨沂青年畫院高級書畫師。其于諸畫種皆有涉獵,曾多次榮獲全國大獎,所作牡丹、梅花居多,大氣磅礴,深受觀者喜愛。
2005年,山東省美展《春曉》,榮獲一等獎;
2006年,全國美展《超越夢想》榮獲三等獎。
李 朝 國 作 品 欣 賞
書圣故里、洗硯池畔,文武兼修的李朝國先生曾多次榮獲全國健美冠軍,亦是著名書畫家,于諸畫種皆有涉獵。他的繪畫藝術猶如他的為人一樣神旺意足,沒有半點拘謹束縛之氣。鋪紙落筆,勁力舒展如風急雨驟,勢吞萬里。
其繪畫最精到之處,即為情趣盎然的國花牡丹。牡丹象征著富貴與平安,象征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所創作的牡丹作品,巧妙的將武的雄強、文的儒雅,與蒙山之魂魄、沂水之靈氣以及圣賢遺風糅合在一起,轉化成一種痛快淋漓的筆墨符號,彰顯了一種堂皇大方的昂揚精神。
李朝國先生筆下極盡精微富麗爛漫的牡丹,是經過匠心再現的真我,別具一格的融入了雄健逸秀的審美觀念,充滿著生命活力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觀其畫作仿佛走進了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使人充滿了對祥和生活的憧憬。他的作品風格恰如意象豐富的優雅舞蹈,再現了繪畫藝術的人文魅力和高雅情趣,讓觀者在他和諧明朗的色彩中心曠神怡。
潘天壽先生說“藝術這個東西是要有不同的,不要去強求相同。各民族、各地區的作家創作出來的東西有不同的風格、形式、氣魄,這是好的。如果都相同起來,那不是藝術而像機器生產”。朝國先生自信的將厚樸個性和充滿生機的自然物象完美的組合在一起,從中提煉出豪氣縱橫的強健筆墨,將花花草草中的那份恬淡、精微、清雅、澄澈,自然含蓄地表達出來,為儒風雅韻的傳統花鳥畫創作注入了健、力、美的干云豪氣。
李朝國先生喜用縱意恣肆的水墨抒寫心中情懷,形跡不滯的墨色氣象萬千,如錢江夜潮神完意足,仿佛徹悟了老子推崇的知白守黑、清真秀雅之境界。他筆下氤氳滋潤、層次分明的墨牡丹,神采奕奕富有生氣,呈現了生動的內在之美。
他所創作的一系列山水、花鳥、草蟲及人物作品,吸收了現代寫實的造型技法,深入刻畫出景物的神韻,張揚著生動鮮活的沂蒙精神,揮灑著酣暢淋漓的瑯琊風骨。以“窮變態于毫端,合情調于紙上”的匠心,使物象與情趣達到了完美的統一,讓觀者對他取諸前賢、與古人一脈相承的繪畫理念,有了新的認識。那種飽含熱情、優雅明快而又離傳統不遠的人文氣息,巧妙的融入了他的筆底,回饋予觀者一種蓄勢待發、昂揚向上的生活情趣。
你可以從朝國先生樸素而充滿新意的畫作中領悟到:健美修煉與國畫美學的意蘊是殊路同歸的!他用功多年、充滿陽剛之美的健美表演的動作、編排、配樂、節奏,亦與書畫藝術有許多相通之處。他以勁健生動為符號象征,嫻熟的刻畫了“健、力、美”的美學內涵,繪畫作品與音樂和舞蹈相諧,寄寓了剛柔相濟的時代精神。恰如書道與畫理一貫,藝術無不相通,體味著他作品中陽光朝氣的輕盈節奏,可以感受到那一種英武的豪氣亦豐富了他行云流水般的雄強意趣。
你不得不驚異朝國先生是一個特別有靈氣的畫家:他充滿力度的作品承載的是傳統文化的風骨,是詩性意識與精神家園不期而遇后的激情迸發,色彩斑斕的畫境猶如清新曼妙的樂章,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中國畫剛柔相濟的精、氣、神。讓觀者的心緒亦隨著畫者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而沉醉其間,進而寄興其明快莊重的丹青世界。
他匯納百花在手、吞吐萬頃于胸,靈秀天成的作品飽含著大氣陽剛、妙造自然的酣暢情趣。欣賞他的畫作,猶如春風拂過田野,喚起了人們對儒風雅韻的追憶和回味。其畫面骨中蘊秀的凝煉筆墨寫實與寫意并重,展示了脫形得神之意蘊,涌動著愉悅的情緒、充沛的精神和一種強悍奔放的雄渾力量,宣泄出一種風雅勁健的自然之美。
好的作品應該比實際景物更美好,反之,沒有力度的作品,精神也會失去依托。他把鐘靈毓秀的沂蒙山水之壯美展現的淋漓盡致,別開生面的表達自我的心胸,讓人們在他的筆墨與情感里享受著與詩渾然一體的清新境界。
他筆下那朝氣蓬勃、古健厚重的大寫意作品看似不經意的潑寫,卻張揚著欣欣向榮的力量、生機勃勃的雅韻。如春風化雨般沁人肺腑,并把我們心靈深處的豪氣喚醒,隨著那氣勢恢宏的醉人春風一起翩翩起舞。
?
-
上一篇:聶志華書法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