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清明雨
更新時間:2024-09-11 關注:242
這是作家王興舟2018年的舊作,今將又至清明,雨水又是兮兮,發之同賞,以惹懷鄉情思。
清明雨
2023年4月5日
農歷二月十五
清明
在南太行的山里,每年的清明節,幾乎都有雨。去年的清明就是濕雨兮兮,今年的清明還是雨意綿綿。
清明節是南太行山里最有儀式感的節氣。天氣、物候與民俗悄然地融為一體,形成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祭祖情結,不管天南海北,還是繁忙閑暇,這一天掃墓大軍風雨無阻每逢必至,而且游子返鄉祭祖的隊伍比春節時還要龐大,但春雨總是在這個日子不邀而至。
清明是情感的驛站,走到今天,走到這里,每個人即使無雨也會濕成一滴水,在心靈深處滂沱成一片汪洋,因為那陰陰蒙蒙的雨天,能夠漂染每個人的心境,讓人從游山踏青的欣喜中,立馬就勾起了念祖憶舊的悲情,營造出那空曠、凄寒的氛圍,鄉愁自然而然地就彌漫在天地之間,經久不散。《帝京歲時紀勝》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鄰,擔酌挈盒,輪轂相望。”山里也一樣,清明在24節氣里,也許未必是最詩意的日子,卻應是最肅穆莊重而又哀愁悲涼的時刻。每到此日人們必定要挈婦將雛成群結隊地沿著遺傳的方向去,通過掃墓緬懷先人,虔誠地表達一種尊崇、感恩和追思,以便舒活嵌進靈魂和肉體的遺傳因子,這是血緣脈動的默契,自然也是念故懷親使然,此可欣慰,所以這個日子,這個時節,這個氛圍,自哀自憐固不可憂其少,但上升到禮制,慎終追遠的真情卻需要時時提醒的。《詩經》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慎終的份量重,追遠的思念長,“忘不了”不僅僅是一種情,也是一種道,更是一種傳承,這已成為一種歷史的積淀扎下根來,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像河流一樣,奔騰不息。
清明仿佛是從水里打撈出來的日子,那飄飄灑灑的雨,濕濕漉漉的情,粘滯而拖沓,馬上就復蘇起我們的情感記憶,好像必須要靠這疏疏細雨才能勾勒出它淡淡的纏心的悲哀和絲絲縷縷環環相扣的憶念,頓時我們的神經就有了蜇痛感,只有回到家鄉,回到家墳,回到那膜拜禱念的時空里,這種感覺才會不知不覺地消失,不然就會緊箍得你心神不安。這你就可理解在南太行的溝溝梁梁上,煙雨蒙蒙的山野里,蜿蜒曲折的山道邊,油菜花開遍的田野中,撐幾把舊傘,披幾件雨衣,在風雨里三五成群,扶老攜幼,行行復行行,徘徊且徘徊,回望又回望,悲嘆還悲嘆,那種寂寥,那種肅然,那種扯之不斷的愁緒,那種蹣蹣跚跚的行姿,遠遠地隱在山坡彌漫的云霧里,模糊在叢林樹下的蔭影中,消失在漸行漸遠的山徑上的情景,這是何等蕭索凄楚的畫面啊!再聽著從山上淌下來有點悲鳴的山溪聲,還有鷓鴣那慢條斯理的長啼,真是雨濕思念重,風吹哀愁多啊!抬頭望,祖墳累累拱起,小山似的排列在眼前,有序地顯現出一條不容紊亂的格局,以最直觀、最規律、最生動、最嚴肅的方式向你展現代代相傳的家族基因譜系,它就這樣強烈地如逶迤著的山脈,高聳在眼前,成為一個家族愈來愈高的心靈刻度和精神標識。于是我們每逢清明這一天必定要壓紙的壓紙,插柳的插柳,栽花的栽花,祭祀的祭祀,還得在雨中用傘罩著燃上幾堆紙錢,忙乎過一陣之后,再磕頭跪拜,行禮如儀,然后遠眺香煙裊裊飄散到未知的地方,這時你會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陣生命的感動,生發出一種宿命般的使命感,若有心思心事的人按捺不住,也會向先人故親哽哽咽咽地絮叨上一陣兒,這是最走心最富有情感的陰陽對話,通過碎言片語,和舊日子舊生活舊時光舊事情依偎在一起,雖陰陽相隔,亦如日常一樣貼切,說悲痛也悲痛,說溫馨也溫馨,但驀然間淚水盈眶,滿臉已是水瀑了。南太行山里沿襲久遠的習俗認為,在這個世界消亡的物質,會出現在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中。根據這個簡單的邏輯,人們便認為通過焚燒紙錢物的方式,這些冥品會轉渡在另一世界變為實物使用,所以為使先人好過一些,人們歷來都格外重視以此為媒寄托哀思。我也未能免此俗,如此這般那般之后,按照鄉俗又燃響幾串小鞭,才跋涉過泥濘走到山道上,此刻人已是雨流面,泥沾腿,有點狼狽的樣子了。這時我伸開雙臂接了幾點雨珠于掌心,方知那沁沁涼涼的感覺,份量是那樣的沉重!果真如古人所言,清明的意像是細雨紛紛,即使年年滿路是花,行人也是要歲歲斷魂的!
清明雨后,萬物如濯,一切皆是清新剔亮的。也真是怪呀,這春雨后的花兒為什么都是這么細碎的黃呢?南太行山上的迎春、連翹、蒲公英和油菜花漫山遍野地閃亮,黃燦燦地開放,宛若剛剛祭祀過的插滿墳頭上的黃花,突然間跑滿了山野和大地,到處鋪陳著人們綿綿無期的思念。如果說雨潤萬物,承載著大自然萬物生長的重任,那么細細綿綿的清明雨則是維系中華幾千年文明的傳統觸點,它讓我們追憶先祖先賢,內心纖塵不染,永遠傳遞著家族古老的血脈,瓜瓞綿綿,枝葉碩茂,不絕如斯;又可懷念先人曾經逝去的美好和輝煌,滋潤內心,點燃心燈,永遠溫暖著未來!
啊,清明的雨,雨的清明,明年的這個時節,這個節氣,還會這么雨意紛紛嗎?
原文刊登于《安陽晚報》2018年4月13日第6版
作者簡介
王興舟,筆名東坡石,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理事、安陽師范學院文學院客座教授。已出版有詩集《月舟集》,散文集《貯云集》《那時花開》《太行風土小記》《夢里 有幾朵花兒在開》等專著。
-
上一篇:宣講演出進鄉村 免費義診送上門
-
下一篇:巍巍豐碑 || 墨江濤巍巍豐碑
-
·張桂珍||我眼里的美女企業家2024-12-16
-
·民建會員勝桂紅:殷商文化的傳承者與奉獻者2024-12-16
-
·江北水城綠色新篇章:華越酵素種植大使李秀芳夫婦的領航之旅2024-12-16
-
·民建會員林臏:政協履職展作為,情系百姓顯初心2025-03-30
-
·用影像筑夢,從攝影師到暮嶼嵐品牌領航者——訪中華攝影藝術家委員會副主席楊家寶2025-03-17
-
·心懷健康夢 情系公益行——全國第十一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邢艷艷2025-03-03
-
·以健康為筆,繪就社會擔當與文化傳承畫卷——記全國第十一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孫家幕2025-03-03
-
·笑琰:帶領樂訂坊在多元領域書寫傳奇的逐光者2025-02-15
-
·守信立身,誠信商人踐諾償還巨額債務——記“濟南好人”段振寶2025-02-03
-
·李治飛:信息技術逐夢者,社會責任踐行者2025-01-19